男生读,师评价:恩,看来小秀才们再加把劲,快要中状元了。好,现在轮到我们的女生了,小才女们,起立!
女生读,师评价: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我们的小才女们读古文的时候真是有模有样啊!
5、分角色读:看到你们读,我心里也痒痒的,老师和大家一起分角色读一遍,好吗?我是孔君平,谁愿意当杨氏子呢?
6、试着背诵课文
七、小结课文,总结收获
师:今天,大家又积累了一篇古文。你有什么收获?
(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知道了,读古文要有――韵味;还明白了,我门只要知道了字的意思,就可以知道――句子的意思 ……)
总结: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诵读经典,将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学发扬光大!最后,请全班同学再一次背诵全文,体会我们中华汉字的古朴典雅!
师生共同背诵,结束全文。
八、布置作业
充分发挥想象,把《杨氏之子》的故事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记叙文。
九、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孔君平
杨 梅 孔 雀
君家果 未闻……夫子家禽
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选自人教课标版第十册的第三组:语言的艺术专题。本组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 “语言的艺术”,着眼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杨氏之子》通过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和威力;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四、 五两句是文章的重难点,也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但文章写道这里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小儿的话里也有话,如果孔雀是你家的鸟,那杨梅就可以说是我家的果实,如果你不承认孔雀是你家的鸟,哪杨梅当然不是我家的果实了。由此可见这个小儿不一般,思维敏捷,善于抓住别人话中的要害,并且很快联想,用对方的办法反驳对方,让对方陷入两难的选择,只有哑口无言。可以想象孔君平听了小儿的话,会有什么神情,会怎么说。他首先会感到惊讶,在心里默默地说:“这孩子真不一般”然后,他会怎样夸奖这个小孩呢?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学本课,要使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觉,重点抓颂读和背诵。因为学生对文言文接触较少,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是一个重点。所以我才用了范读、随读、自有读、同桌互读、个人读、比赛读等方式来熟读课文。
理解文言文也氏学生遇到的难题。释句,要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疏通文句,要词词落实,句句落实。一些字有古义和今义的区别,不能简单地凭着字的今义去歪曲文本的原义。一些字的意思在注释里,直接把注释里的意思还回原文帮助理解。还可以扩展词语,连词成句。古文里的字一般都是一个字独立表达一个意思,可以将这样的字进行意思的扩展。在此基础上交流“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以及阅读心得。当文章的意思基本理解后,学生提出了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我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篇课文简短,清晰,学生们背起来很容易。要注意背诵的时候,不仅要正确,还要注意停顿和语气。在本课最后,对开展综合性学习作布置的课外研究,学生们也做了精彩的展示。这样就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有机的结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