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为儿时,读《孝经》,父试之曰:“儿志何语?”对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宗党奇之。
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辟江淮都统李峘府,掌书记。代宗以左拾遗召。既至,上疏陈政曰:“陛下屡发德音,使左右侍臣得直言极谏。壬辰诏书,召裴冕等十有三人于集贤殿待制,以备询问,此则五帝之盛德也。然顷者陛下虽容其直,而不录其言,所上封皆寝不报。有容下之名,无听谏之实,遂使谏者稍稍自钳口饱食,相招为禄仕。此忠鲠之人所以窃叹,而臣亦耻之。
“今师兴不息十年矣,人之生产,空于杼轴。拥兵者第馆亘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长安城中,白昼椎剽,吏不敢诘。官乱职废,将惰卒暴,百揆隳剌,如沸粥纷麻。民不敢诉于有司,有司不敢闻陛下,茹毒饮痛,穷而无告。今其心颙颙,独恃于麦,麦不登,则易子咬骨矣。陛下不以此时厉精更始,思所以救之之术,忍令宗庙有累卵之危!
“今天下唯朔方、陇西有吐蕃、仆固【注】之虞,邠泾、凤翔兵足以当之矣。自此而往,东洎海,南至番禺,西尽巴蜀,无鼠窃之盗,而兵不为解。倾天下之货竭天下之谷以给不用之军为无端之费臣不知其故假令居安思危自可厄要害之地俾置屯御悉休其余以粮储之资充疲人贡赋岁可以减国租半。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上不能用。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岁饥旱,邻郡庸亡什四以上,舒人独安。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年五十三,谥曰宪。
及喜鉴拔后进,如梁肃、高参、陈京、齐抗皆师事之。性孝友。其为文彰明善恶,长于论议。晚嗜琴,有眼疾,不肯治,欲听之专也。(取材于《新唐书》)
【注】仆固:漠北的少数民族。
1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使谏者稍稍自钳口饱食 钳口:闭口不言
B.长安城中,白昼椎剽 椎剽:杀人劫财
C.今其心颙颙,独恃于麦 颙颙:充满期盼
D.及喜鉴拔后进 鉴拔:区别对待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 B.召裴冕等十有三人于集贤殿待制
陛下不以此时厉精更始 民不敢诉于有司
C.此则五帝之盛德也 D.此忠鲠之人所以窃叹
则易子咬骨矣 忍令宗庙有累卵之危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然顷者陛下虽容其直,而不录其言
然而近来陛下虽然能容忍他们的直谏,却不采纳他们的意见
B.拥兵者第馆亘街陌,奴婢厌酒肉
掌握兵权的人只宿于馆驿,横行于街头,欺压奴婢,鱼肉百姓
C.百揆隳剌,如沸粥纷麻
百官互相诋毁攻击,如同滚沸的粥、纷乱的麻
D.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
陛下岂能对改革犹豫不决,难以舍弃旧制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独孤及任左拾遗,上书陈事,先扬后抑,直陈皇帝治政之弊,显其忠直之节。
B.朝廷长期征战,十年不息,百姓不能安于生产,以至于财力耗空,陷入困境。
C.朝廷吏治混乱腐败,老百姓犹如茹毒饮痛,过着困苦不安、求告无门的生活。
D.独孤及任舒州刺史时发生灾荒,邻郡人死亡十分之四以上,而舒人生活安定。
15.请结合文中独孤及的志向,谈谈你对“立志”的认识。(6分)
16.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谈到了“志”。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有志矣,
① , ② ,亦不能至也。”(2分)
答案:
10.(5分)倾天下之货/竭天下之谷/以给不用之军/为无端之费/臣不知其故/假令居安思危/自可厄要害之地/俾置屯御/悉休其余/以粮储之资//充疲人贡赋/岁可以减国租半
【评分参考】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11.(3分)D(鉴拔:甄别提拔)
12.(3分)D(A.介词,凭;介词,在。B.介词,在;介词,向。C.副词,表判断;副词,就。D.助词,的)
13.(3分)B(“奴婢厌酒肉”意为“连奴婢都吃够了酒肉”)
14.(3分)D(“邻郡人死亡十分之四以上”与文意不符,“邻郡庸亡”意为“邻郡的雇农流离失所”)
15.(6分)要点:①立志要趁年少,②立志要高远,③立志要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
【评分参考】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4分。语言表达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①不随以止也&nbs
p; ②然力不足者
【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独孤及,字至之,(是)河南洛阳人。(当他)是小孩子时,读《孝经》,父亲试着问他:“你的志向是什么?”(独孤及)回答说:“立身(做事),推行道义,在后世扬名。”同宗的乡党认为他有奇才。
天宝末年,(独孤及)凭借州道高第推荐补任华阴县尉,被征召到江淮都统李峘的幕府,掌管书记。代 …… 此处隐藏:107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