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只小熊为什么生气?(课件出示)(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
二次复备
(3)你觉得狐狸的话对吗?为什么?出示狐狸的话。(课件出示18)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①不对,他这是狡辩。
②不对,小熊的奶酪自己没吃上一口,却统统被狐狸吃了,怎么能说公平呢?(板书:不公平。)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正确评价狐狸。
(1)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认为这 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课件出示19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骗了小熊兄弟。
2)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样做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说他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板书:狡猾)
如果你是小熊该怎么做?(课件出示20) ①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儿小一点儿没关系。
②亲兄弟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 师相机指导,团结的重要性,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板书:团结、礼让)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说一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二次复备
2.比一比,再组词。 奶( ) 吵( ) 仔( )咬( ) 轮( )
扔( ) 抄( ) 子( ) 校( ) 论( )
3.读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公平? 一块大 一块小 不公平。 狡猾 团结 礼让
二次复备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 教学主题:《狐狸分奶酪》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郑州市二七区德化街小学窦晓英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3)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意吃亏,让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它分得很公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许多基本的语文知识,并明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明白一些更深刻的道理。
学习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了笑”所隐含的含义,从而体会狐狸的狡猾。
3、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会写生字
评价任务二:读懂课文,理解词义,体会狐狸的狡猾,明白课文的道理。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好长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边度边圈出难读的字,读给同桌听。
3、认读词语,随机正音。
4、长句练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完成目标一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的任务)
三、走进故事,感悟道理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完成目标二读懂课文,理解词义的任务)
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指导朗读 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3、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4、简单汇报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狐狸是故意分成半边大,半边小的,对吗? (完成目标二体会狐狸的狡猾,明白课文道理的任务)
四、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五、总结收获布置小练笔
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 …… 此处隐藏:140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