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野望题解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题解 起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次句写望后...
2024-12-19

学好文言文的四种方法

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使...
2024-12-1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微型小说

比短篇更短的小说完全符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的阅读习惯,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们为这类的小说赋予一个新...
2024-12-19

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内涵探究

安徽省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提供的文学类阅读文本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文后有一道题是这样设置的: 有人认为,这篇小...
2024-12-19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形象化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散文与小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文学体裁,也是考生最熟悉、最具有阅读...
2024-12-1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无家别译文

《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 译文 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
2024-12-1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望岳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望岳》(其一) (唐)杜甫 岱(di)宗夫(f)如何?...
2024-12-1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望岳剖析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2024-12-1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望岳注释

本节要点,老师给出了望岳的重点字词注释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词语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
2024-12-1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杜甫名句(2)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3.好雨...
2024-12-19

引领学生探索个性化解读的途径

提倡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是语文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因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建立在个体的基础之上的,是在作品提供...
2024-12-19

现代文阅读莫忘“六个结合”

一、当下与长远的结合 较强的阅读能力需靠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方能养成。就高考备考来说,既要着眼于长远,即明年高考...
2024-12-19

赏析作品思想内涵 探索作者人生体验

【主题阐述】 阅读散文,要抓住文中人、事、景、物、情这些基本要素,认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体会作者的创作...
2024-12-19

高二语文该背哪些东西才有价值

很多人感觉到不好把握语文学习。语文学习不像数学,可以背记公式,物理化学可以实地试验。语文只有课文、习题,有点叫...
2024-12-19

从“修辞立其诚”说“有文采”

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修辞就是修饰词句,是指写作语言,立其诚是指文章内容要实在,诚实,说真话,抒真情。文章能...
2024-12-19

谈“由于……从而”

先看两个句子: 1.由于青少年心志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
2024-12-1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望岳简析(2)

本节要点,逐个分析望岳的诗句。以更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首句:岱宗夫如何?岱宗,古代认为泰山是五岳之宗。《舜典...
2024-12-1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赤壁赋译文

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
2024-12-19

记叙文阅读方法总结

一、相关知识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
2024-12-19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无家别注释

《无家别》反映出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全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注释 ⑴天宝后:指安史之乱以后...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