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礼仪开始我们的采访,我的心突然加速跳动,仿佛比闪电还快。轮到我问问题了,我平复了一下心情:“请问重阳节都有哪些风俗呢?”馆长和蔼的说:“重阳节有登山、赏菊和吃重阳糕的风俗。”采访结束我长舒一口气:“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这一次的采访活动不仅仅让我得到了锻炼,还使我更加的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和行为礼仪的重要性,我也要成为一名传递正能量的优秀小记者。
一整天灰雨濛濛,因白天睡眠过足,今夜我无法入眠,于是坐于窗前,明知皎洁的月色不会若往昔垂挂夜梢,我却忍不住透过窗纱,望着漆黑的夜空,望着夜空下在灯光照映下的影子,让人浮想。
夜空下则泛着亮光的夜灯,在喧闹中为人照明;在寂静中,为冰冷的水泥路和路旁的行道树照耀,似乎生来就是一种点缀,在它昏暗的亮光中显得更加苍桑。
灯光下,是一旁静静地挺立了十几年的不知名的树,从我记事起,它似乎就挺立在这儿,在可怕的寂寞中,在寂寞的黑夜中,在黑夜的孤独中,它们永远都直直地立着,即使狂风暴雨,严寒酷暑,变化的也只有叶子的数量,不变的则是直入大地的根和不变的“心”。
我感到一丝丝凉意,望着一排排挺拔的行道树,不禁沉醉其中许久。当我再次抬头仰望夜空,夜空仍就没有点点星光,夜空的沉寂和深邃,一切都是那么的深不可知,只有时间宁静的流逝,在心里不经意划出一道痕迹,在漫无边际的夜空,我所有的智慧和想象都无法触及它的神秘和遥远,它用自己宁静的话语安抚大地上许多生灵。
我心中的幻想连着深邃无边的夜空,我想这也许是等人们去为它添上些什么吧!
刘霆——一个平凡的名字,但他用他真情和行动谱写了一曲人间真情。古有乌鸦反哺,今有刘霆背母求学。
一则《爱的诺言》真实地讲述了19岁少年刘霆在父亲离家出走,母亲患上绝症时,毅然背着母亲去上大学,他一边上学,一边勤工俭学,还要照顾病中的妈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刘霆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守住了自己的诺言和责任。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还小,是以后的事。但我认为孝敬父母不一定要等到我们长大了、工作了、挣钱了。有时候,在爸爸妈妈疲惫的时候,轻轻地问候一声;在爸爸妈妈妈下班回家的时候,递上一杯清茶;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送上一句最平凡的祝福“生日快乐”。
虽然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社会上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子女不肯赡养老人,年迈老人无奈把子女告上法庭;子女把老人当球踢……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扪心自问:父母把呱呱坠地的婴儿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的心血啊!
“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常念亲恩,弘扬孝道!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如果说母爱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那么孝敬父母亲也是上帝赐予的一种动物本能。
成长的过程磕磕绊绊,难免父母亲会有“训斥”你的时候。也许你对父母亲有些误会,也许父母亲真的有做不好的地方,找个机会,用适合的方法告诉他们你的感受,但不要责备他们,如果他们年事已高,就更不要试着改变他们,而是试着把自己置身他们当时的环境,理解他们!
给父母亲唠叨唠叨,我不烦。因为他们这是爱我。
有一次,我心血来潮,一心想帮妈妈做些家务。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笑了,说:“好啊,看你能不能帮我减轻负担!”我听了高兴极了,忙说:“好好好!”我一边拿来拖把,一边说:“妈妈,我拖大厅!”妈妈点点头。我从卫生间提来一桶水,来到大厅里。开始了,我左托右拖,嘴里哼着曲儿:“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不一会儿,干净的大厅出现在我面前,映出我的小花脸来。妈妈走到我身旁,欣慰地笑了。
我得意极了。这时,妈妈发话了:“女儿,我希望你每次做家务时都有你的身影,因为好成绩不是完全报答父母亲的。父母亲下班回来,只是想子女为自己端上一杯热茶,或一句问候,或帮父母亲提东西,或者拿来一双鞋子给父母亲换。知道吗?”我听了,心里知道明白了。原来爸爸妈妈需要的是一杯茶,一句问候,一个动作……我的眼眶热了,可是泪收回去。
我心里想:“我一定,不,每次都帮父母亲做事。”
孝心无价,孝心如黄河之水长长流,朋友们,献给父母亲孝心吧!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一传统美德。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实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而幼小的心灵。 记得我国开国元勋——^v^元帅,即使自己做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体弱多病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难道他不是尊老爱幼的楷模吗?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朴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