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到了四五岁时,妈妈几乎每个月都会为我买一到二本《寓言故事》、《故事大全》。我在书中知道了什么是坏行为,什么是好习惯。记得我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有一天阿姨带表姐到我家来玩,表姐看见妈妈床头柜上有一面漂亮的镜子,就拿起来看,一不小心“哐”的一声摔碎了。大人们听到响声,连忙跑了进来。表姐撒谎说镜子是我打碎的。我想起在一本书上看到一篇《撒谎的放羊娃》,我马上说:“表姐,你在撒谎,以后就会像放羊娃那样,说实话也没人相信了。”大人们昕我一说,都夸我说得对,说我看书是活学活用。表姐听后,也惭愧地低下了头。
六到八岁的时候,妈妈开始给我买《作文选》、《十万个为什么》以及一些儿童类小说和帮助我健康成长的书。这些书对我写作有很大帮助,当别人还在绞尽脑汁想该怎样写的时候,我很快便一气呵成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为我买的书也越来越多,因此,我学到的知识,懂得的道理也越来越多。这些书里蕴含的知识也为我将来成长道路做铺垫,让我在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书籍伴我成长,如果我是花朵,书就是阳光,没有阳光照耀,我就不会开花;如果我是小草,书就是雨露,没有雨露滋润,我就不能茁壮成长;如果我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书就是宇宙,没有宇宙,我就没有飞翔的天空。
上课、掏书、再拿笔……一切都在正常的进行着,突然,语文老师“闯”进了教室,微笑着看着数学老师,打断了数学课堂,一句“到时间了,可以走了”,把我们激动地跳了起来,因为我们知道,数学课后我们要去看戏剧进校园的演出。
排队,立正,齐步走,我们一路兴奋着,走进了多功能报告厅,坐下等了十几分钟,表演开始了。都说戏剧有七分弹三分唱,那第一个就是吹了,这个时候有三位演员先上场,唢呐、萨克斯、长笛齐上阵,他们各自捧着自己的乐曲,卖力地吹着,那摇头晃脑的劲儿,蛮像迎娶媳妇的场面,热闹非凡,不知是谁带头鼓起掌了,大家立刻也开始热烈的鼓掌,一时间,整个礼堂掌声雷阵,台上的演员,受到大家的鼓励,也便更加卖力,仿佛这个世界只有音乐,满脸的舒畅和陶醉。一曲结束,大家还久久沉浸在其中,充满回味。
接下来的节目更加精彩,其中一个是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咚咚咚”,三声急急的敲鼓声,孙悟空翻着跟头出场了,他在舞台上疾步走着,前空翻,后空翻,还时不时的打套拳,不知什么时候,他手里多了一根金箍棒,我们睁大眼睛,只见他拿着金箍棒一通耍,这时,后台冲上来一位“天兵”,和孙悟空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制服一位,又一位跟了上来,只见孙悟空左右开弓,拳脚并用,动作如行云流水,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一个个天兵被打的落花流水。当然,孙悟空的目标是蟠桃,等他击退天兵,取到蟠桃时,这个节目也该结束了。
我一边看着表演,一边想着我看的书中的情节,使我对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戏韵,书香,令我回味无穷。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就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我觉得这个比喻特别恰当。
从小时候的连环画报到现在的《奥秘》、《书摘》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杂志,我都从中吸收了不少的营养。
初识文字时,看着那些连环画报,我不禁为那些丰富多彩的画面所吸引。久而久之,我也变成一个幻想家。有事无事会禁不住一个人对着镜子发呆,勾画自己长大时的模样及以后所从事的工作。
开始写作文时,我又把眼光放到了文学作品上。从《小红帽》一遍一遍地读到《红楼梦》,并且一字一字地品味,我尝试着把自己的想象和这些作品中的佳词妙句融汇在一起,去描绘我自己的作文天地。于是,在我的笔下有了像小红帽似的可爱女孩,有了像林黛玉般清秀可爱人儿,有了无所不能的天外来客。所以,老师常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来念,尤其对那些佳句更是又圆又点。殊不知,那可是我精心借鉴的成果。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大。尤其是当我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时,我更是欣喜若狂,更衷心感谢给我信心和鼓励的作文园地——《小学生作文辅导》。通过它,我学到了很多的写作技巧,而且更好地学会了如何遣词造句;通过它,我也明白了作文光借鉴别人的是不行的,要想有更多更深的内涵,需把眼光放得远一些。
于是,我又开始读一些知识性、时事性较强的书,如《书摘》、《童年》、《黄金时代》、《百科全书》等。通过它们,我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政治有了更多的领悟,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我明白了成为新世纪的主人应具有的本领。于是,在它们的指引下,我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书陪伴我走过了十三个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更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书伴我成长,我和它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句号,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 …… 此处隐藏:14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