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前走,我来到了一个长廊里,这里的柱子上贴满了古诗词名句。其中有唐宋八大伙中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的这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看到这儿,我回忆起家人陪在身边的情景,不禁有点失落。无声无息中,我走到通往操场的路上,路的两侧全是树,排列的井然有序。抬头一看,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真是个避暑乘凉的好地方。一阵清风吹来,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奏成了动听的小曲子。刚才失落的情绪立刻被这动听的乐曲所带来的欢愉取代。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五彩缤纷,映衬着紫薇花和凌霄花,构成了一幅精致的“校园夕照图”,这样优美的画卷,真叫人沉醉其中。
校园这样美好,我辈当只争朝夕。我在心中默念。
“小桥、流水、人家。”多么美的一幅画啊!
在我可爱的家乡,有一条一直孕育着我们的小溪,它环绕着我们整个小山村,将我们抱在怀里,给我们安全和舒适,陪我们过着甜美的生活。
大地复苏,小溪就换了绿衣裳,清澈见底。我会为她的绿而痴迷;为她的清而陶醉;为她的明亮而迷恋。汩汩的小溪顺着小村庄,流啊,跑啊,笑啊,戏啊!水滋润了岸边的花草树木。大家都你追我赶,你戏我打的玩闹着。
当小溪的那头传来“嘻嘻”的戏水声,那是因为夏天来临了。酷热的天气,使孩子们童兴大发,顿时来了玩的兴趣,一个个光着脚丫,“扑通”一声跳进小溪里,就像溪水里欢跃的鱼儿般自由。在孩子们的眼里,小溪就像位慈爱的母亲,无时不刻地用自己的爱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就在孩子们嬉闹后爬上岸,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时,一片枯黄的树叶,依依不舍地飘离了枝头,摇摇晃晃地落进了小溪,随波而流。小蚂蚁跳到树叶上对着溪里的鱼儿说:“鱼姐姐,瞧,秋天来了!”鱼儿悠闲地吐着泡泡,忙抖动了几下鱼鳍,箭一般地向前游去了。傍晚,溪边的农家里升起袅袅炊烟,人们笑了!
一天早晨,一片冰凉透明的晶状体落在小溪身上,小溪打了个冷颤说:“看来,只有明年,才能和孩子们玩了。”说完,漫天飞雪,小溪似乎渐渐睡着了。哦,不!她也只是跟孩子们一样,多穿了一件晶莹的衣裳,她还在缓缓地流淌着,她知道,人们从未停过对她的期盼,从未停过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只是,小溪少了些欢声笑语,多了份成熟的宁静。
“‘一年之计在于春,预备齐’……”
不错,书声朗朗唤醒了大地,万物复苏,勃勃生机。不信,请看春天那绿色的脚步,那是她带来的嫣然春意。
我一下愣住了,我被一个月亮吓住了,它是那样的大,那样的皎洁,就像一朵怒放的白莲花,挂在晴朗的夜空中。
我坐在外婆门前的田野上,静静望着这一望无际的天空。每当我们一家人吃过晚饭,我们便会坐在门口乘凉,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十分温馨。
我总是爱把眼睛眯成一条缝,自己轻轻地哼着小曲儿,想着当天的趣事,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是那样宁静,那样美好。
天又黑了些,月亮显得更加皎洁明亮,田野上布满了一层薄薄的雾气,在月光的照耀下,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我用手一摸,凉丝丝的,忍不住去尝一尝,细细品味,竟有一点甜。
小河里有一只小船经过,发出“呜呜”的声响,水平如镜的小河立刻变得波光粼粼,闪烁着银光。小船经过的河面转眼间变成了一幅抽象画,柳树的影子,繁星的影子,月亮的影子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景象总是能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水中有一个勇往直前的登山者,眼前就真的出现了一座山,而那轮明月就是那伟大的登山者;我幻想它是一幅世界地图,就真的有一张世界地图,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太平洋……对了,对了,那一个皎白的月亮,就是灯火通明的中国。
可这时,月亮却突然不见了,它哪去了呢?估计是在和我捉迷藏吧?渐渐的,它俏皮地露出了半边脸,忽而又害羞似的躲了起来,好不可爱。终于,它玩儿腻了,不躲不闪地站在当空。不知不觉中,我突然发现月亮从东边走到了我头顶上,月亮这家伙还真是有本事啊!
午夜来了,我摘下月亮,拥它入怀,于是我静静地睡着了。梦中,家乡的月亮长了翅膀,带着我飞呀飞呀,尽情地翱翔。
暑假,我们全家来到舟山度假,亲密接触人类的故乡——大海。我们在嵊山旅游的最后一天,决定爬上山顶去看一天中的开始:日出。
四点半出发时,天空已经露出了丝丝微光,帮助我们探路。穿过小镇,靠近陡峭的山崖时,路变得生机勃勃,两旁见缝插针的种满高粱、南瓜、茄子等,而地上则爬满了早起的大蚂蚁和甲虫。我还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儿的矮灌木都是顺着在耳边呼呼作响的大风长的,连小松树也不例外。
峰回路转,我们走到半山腰的一个大庙旁时,景象更奇特了:我们走的山路是雾蒙蒙的,而海边已经被一小半的太阳照得波光粼粼,分明就是两个世界。我们走到快山顶时,太阳已经露出半张脸了,借助阳光发现漫山遍野都有一种奇怪的果子,长得像枇杷,颜 …… 此处隐藏:14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