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仰望星空,想想儿时的伙伴,那时的日子多么美好!
我是20XX年11月24日来学校上班的,到现在已经一年了。一年来,从角色的转变到工作的适应,从位置的变迁到心绪的稳定,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以前是别人求我,现在是我处处求别人,以前是别人分派事给我做,现在是我分派事给别人做。这种反差经常让我吃不饱、睡不着,甚至做梦也是梦学校的工作,有时半夜想到了一个什么注意也会爬起来用本子记下来,扰得一家人都不得安生。
来学校做校长,我一家人都适应不过来,我父母问我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我无言以对。既来之,则安之。在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我就向教职工坦言,既然来了做校长,我就一定会对得起组织和领导,对得起全体教职员工,对得起全体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带头搞好团结,带头认真工作,带头认真学习,带头廉洁自律,带头锻炼身体,希望全体教职员工给我一点工作适应的时间。做校长一年了。一年里,在全体行政人员的积极协助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作如下述职,请组织和领导予以审议。
一、改革
我根据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底子薄、思想活跃、不爱读书的特点,在教学上推出了调整文化课,丰富公共课,整合专业课三项改革。可以概括为“调整、丰富、整合”六个字。调整,就是调整文化课。在不违背国家政策、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调整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文化课课时,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降低语文、数学、英语难度,个别专业,如幼师专业,取消数学课。丰富,就是丰富公共课。
在原有的体育、音乐、计算机公共课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节体育课,增设一节形体课、一节美育课、一节礼仪课、一节国学课、一节做工课。我是这样想的:增加体育课,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设形体课、美育课,可以打造学生的气质;增设礼仪课、国学课,可以传承中华文明;增设做工课,可以让学生边读书边赚钱,挤占学生的空余时间,让学生体验如何赚钱,体验赚钱的艰辛,锻炼学生的劳动态度,启迪学生的创业思想。
整合,就是整合专业课。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要求,删繁就简,避难就易,教材中难的不学,繁的不学;实践操作中,瞄准市场需求,市场淘汰的实践操作不做,没有实际意义的操作不做,一线技术工人用不到的实践操作不做,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二、创新
一是创新校训。职中原来没有校训。我来了以后把“爱你的妈妈”作为职中的校训。走遍泰和,甚至走遍吉安,也没有一所学校有这样的校训,因为与众不同,因为太直白、太浅显,所以招来很多非议。大家认为,“爱你的妈妈”这几个字很浅显,小学生的语言,作为校训,没有品位,没有内涵,没有深度。爱妈妈,应该是教育小学生的。作为校训,要面对全体职中学生,面对全体职中老师不恰当。其实,把“爱你的妈妈”当作校训,不是我的发明,也不是我首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斯基创办了一所学校,叫帕布雷什学校。这所学校大门的正上方悬挂着五个大字,这五个大字就是“爱你的妈妈”,这也是帕布雷什学校的校训。我的校训没有品位,难道苏霍姆林斯基的校训也没有品位吗?
二是开设国学课。职中的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初中学校,有的是春季招生来的,有的是秋季招生来的。不管是春季还是秋季招来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化底子薄,思想活跃,不愿读书,组织纪律性较差,日常行为问题多多。
为了纠正这些问题,我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怎么奏效。既然“警察”式管理没有效果,那能不能从思想上进行引领,而且是暗中引领,在潜移默化中改进学生的毛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我想到了《弟子规》,并果敢地在学校开设国学课。从诵读《弟子规》开始,在学生和老师中广泛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每星期一节国学课,每星期三个朝读课读《弟子规》,学生个个要背诵,老师人人要过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读熟了,读透了,《弟子规》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众亲仁、行为规矩的谆谆教诲肯定会影响学生的思想。
蹲下身,捡起一片落叶,秋天到了,是意味着冬天的来临吗?不,只是,我们,在渐渐长大,渐渐远离了懵懂和稚嫩,这一切都已成为我的记忆。回想儿时,我是一个特别爱哭的孩子,每天,脸上都会挂着晶莹的泪珠,直到有一天,妈妈带着我去小学报道,当我第一次跨入小学的校门时,我就知道,我已经光荣地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感到无比自豪,每天,当太阳升起时,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与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在课间,与同学尽情地玩耍,夕阳西下,我回到家里,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就这样,不知不觉,我无忧无虑、快乐地度过了六年。
六年的小学生活是这样美好,使我根本没有体会到成长的烦恼,可是今年夏天毕业时,我体验到了烦恼,觉得自己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了,我担心那美好难忘的童年会失去,担心自己将与儿时的同伴分开, …… 此处隐藏:147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