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张爱玲早已计算好她的逝去,不然她为什么留下“把遗骨带回上海”的遗言。友人们曾邀她回国,然而她又不愿:“能回去的已然不是上海了。”是呀,她是属于中国的旧时代的,十里洋场,纸醉金迷,而那个时代已成为过去,她所能够的只是忘记,忘记前半生的喧嚣,忘记前半生的.浮华,忘记他人带给自己的伤痛或是不快,以至忘记自己,在一群柏克莱学子健步如飞的身影中完成对灵魂彻底的放逐。张爱玲将一切浮华写在沙地上,大风呼啸而过,痕迹渐渐淡去,一切都是那么落寞……于是,她说:“我的心轻了……”
五十年前,张爱玲把自己最心爱的照片夹入《流言》的扉页———那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微笑。五十年后,面对许多往日旧影,她毅然提笔,在每张旧照片下记录随想,记录追忆,记录当年的感恩与感动。无法不爱亦无法不恨,爱情在时光的流转间更加刻骨铭心。而追忆仿若回旋的楼梯,上上下下,回还往复,没有人知道会在哪一阶迷失方向,没有人知道会在哪一阶停下。于是,《对照记》成了张爱玲的绝笔。张爱玲把自己的真心、真情、真思想深深地刻入石头,石痕在岁月的冲刷下更加清晰……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道出了“与子相悦,死生契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不正是她铭记在心的爱么?这不正是她“忘记”之后,用以支撑生命与心灵的“铭记”么?
她已长眠,她向死而生。当逝去的生命被纳入漆黑的彼岸世界,灵魂则已凝成了剔透的白石。忘记浮华,铭记真心。
让我们再道一声:执子之手,死生契阔……
婚宴要吃桌,人死了也吃桌,老朋友聚会也要吃桌。我第一次听到“吃桌”时还小,以为是真的吃桌子,那时我不禁佩服起人们这种吃的能力,但当我了解吃桌即赴宴时,我却感到十分恐惧。把桌上东西都吃完了,也便开始吃桌子了。为何不再上点儿菜呢?因为菜饭店已没有了,已经被吃完了!为何中国人这么能吃?
因为中国人曾经饿得太狠了,于是便不停地吃,正像顺口溜说的“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水里游的除了轮船不吃,四条腿的除了凳吃……”也不怪有人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可怕的胃。然而就是这毫无节制的胃却广受中国人追捧。网上各种网红拿命吃泡面吃到吐,吃工业辣等级的酱吃到胃穿孔。在屏幕前看着一个人对你说着不明所以的话,嘴里塞着一堆东西,不时蹦出几个脏字,就是这种人竟也会被人们所追捧?
也许有人会说,民以食为天,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名言,是不会错的,是的,民以食为天,吃不饱饭还有什么心思干其他事呢?但是古代生产力低下,食物短缺十分常见,人们唯一的追求也只能是吃饱饭。而现在是工业文明时代,但这种饥饿的思维惯性却贯穿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而在这种始终饥饿的思维背后,
却是没有得到任何束缚的利已主义不断扩张的结果,更可怕的是极端的唯物主义使得中国人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失去了对自然本该有的尊敬,一切都以人类为中心,所有人都认为人类可以是地球的主人,认为月球也是人类的,于是美国航天局便从月球上带来几块冰冷的石头,打破了数百年来人们对月球的美好幻想。地球资源迟早会被人们吃完,那时人们便会登上月球,赶走月球上的玉兔和嫦娥,让孩子们不再能做有关月亮的梦。吞下下一代的精神境界,为下一代不断灌“吃”的理念,而当我们的理念成为他们所批判的对象时,为时已晚。
中国人心中没有上帝限制“食”的欲望,“胃”即是上帝,其实那句俗语最后应再加一句话“中国人除了不会吃任何亏,别的什么都吃”。
岁岁高考,今又高考。
六月初,夹带着晚春的烂漫与初夏的成熟,在一缕清风中挥洒青春的汗水,在一卷慢云里追寻人生的梦想。也许高考,一个初中生无法触摸,才把它描述的如此轻松。但是享受在考试狂风中的卧马逐鹿,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与潇洒呢?
前日,我和几位同学一起打扫了教室。走廊,墙角,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扫帚的足迹,我们从未如此认真和辛苦,这一切的理由便是——高考。这是严肃森严的高考,容不得丝毫马虎。当我将遮字的红纸覆盖上去的时候,当我手中的拖把快捷地擦拭的时候,当我将一张张带字的班级奖状小心翼翼地撕下来的时候,我这样想着。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高考的氛围,那是与考生的心截然相反的颜色。
高考越来越近了,岁月如水,总有一天载着童年河岸的我去对面。
小学的时候,我看到“考生只需几克主食”的新闻时,纵声大笑。当时的我无法理解命运与高考的关系,倒是觉得高考不过是变换了考官、监考员和考卷,岂能知道变换的是一个人的'人生之路。
到今天,我才明白自己的天真。我曾经试想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过年那喜庆的鞭炮声中还隐藏着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声,还有那师长朋友的殷切希望,这是“都来此事”的无奈,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虑,是“无计可消除”的惶恐。继续想象,日历翻到六月,数着小时过日子,在孤灯高悬的夜晚停歇,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钟表滴滴答答地走着,那该是如何孤寂的夜啊!不过,我想,我值 …… 此处隐藏:139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