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雨雪天气真是让人感到寒冷,可过年的欢快气氛很快赶走了天空中的阴霾。街上的行人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往家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去亲朋好友家拜年。
“拜年”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项目,也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的历史源自于古代的一个传说。据说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年”兽,头顶上长独角,口似血盆,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出来伤人。后来人们发现它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就出现过年时在门上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吓走“年”兽的习俗。
古时侯“拜年”即晚辈向长辈、年幼者向年长者叩头致礼,同辈和亲友之间往往也需要施礼道贺、互致问候,祝贺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生活美好!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长辈会将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小孩)。长辈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红包的意义在于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同时用来给小孩压灾星,并把美好的祝愿带给他们。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方式也出现许多新变化。拜年的习俗除沿袭以往的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等。贺年卡也是拜年的一种新的文明方式,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侯,既方便又实用,一直流行至今。拜年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传承着一份美好的祝愿。随着时代的变迁,孩子们向长辈拜年不必拘泥于形式,网络问候语也频频出现,更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拜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人们在新年中的第一声问候和祝福。拜年虽然只是春节中小小的一部分,但它带来的年味儿却挥之不去,给人们以无穷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