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上完三级b回家。那时已经快七点了,十月的天黑得很快。
一进楼洞,眼前漆黑一片,又阴又冷,只有一丝悠悠的月光照在楼道玻璃上,折射在窄窄的楼梯上。我的怀里好像踹了一只兔子——咚咚跳个不停。我疾速地我跑上了楼梯,越来越黑。哎呀,我怎么还不到呀,快点,再快点……
这时,一股刺眼的光照到了我的脸上,我避开一看:邻居家的大姐姐。姐姐急忙问道:“你怎么一个人回家?你不害怕吗?”害怕,当然害怕了!可是我并没有说出来。我低下了头。姐姐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想了想,说:“要不,你用我的手电筒吧!我比你大!我不怕!”说着,把手电筒塞到了我的手上,冲我甜甜地笑了笑。我的心里顿时感到一阵暖流涌上心头“嗯……不用了……我能行的”我喃喃地说着。“嗨,没事的。”“我不……不用……了……”我摇了摇头,把手电筒还给了姐姐。我有手机!说着,姐姐把手伸进了口袋里拿出了手机,翻开手机盖。我看见那手机发着微弱的光,根本找不清路。我正想着,姐姐突然把手电筒猛地塞到了我的手里。
当我缓过神来时,姐姐早已不见了踪影。
夜晚虽然可怕,但是,有了姐姐对我的那种执着的关爱我再也不会害怕。陪伴我的还有那甜甜的笑……
爱是什么?爱是在我独自在夜晚回家时,别人给予我的一束光,它能让我勇往直前,迈向下一个更高的楼梯……
关爱给予人温暖,给予人幸福,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放学了,我背上书包跟随托管的阿姨去写作业。同行的还有其他几名同学,这里有我的好朋友,也有平时经常挑衅的“对手”。
北国的冬天冰天雪地,寒冷的风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想方设法地透过衣服的缝隙向里面钻,尽管我们用棉衣、棉帽极力把自己包裹严实,可还是觉得冷风刺骨,恨不得一下子到达目的地。当我们走到离阿姨家不远的一条的小路上时,我脚下一滑,“怦”的一声摔倒在地,上半身倾斜着,双手支撑在冰冷的地面上,丝丝痛感立刻传遍全身。看着自己这狼狈的样子,我马上想到的是我那死对头一定在幸灾乐祸。这时,同学们也纷纷转过头来看我,果然,那二个人哈哈笑了起来,他旁边的同学立刻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死对头接到这个“礼物”后马上闭嘴了。接着其他几位同学急忙过来扶起我,关切地问我有没有摔坏,其中一名同学帮我背起书包,还有的同学帮我拍打粘在裤子上的脏物。看到大家都围在我身边,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忽然觉得风不那么凉了,而此时的阳光格外温暖。
到了目的地,我开始写起了作业,而先到的同学刘一莹看到了我手上沾的土,便从书包里拿出一张软纸,然后把矿泉水小心地倒在瓶盖里,再把那张软纸放到水里浸湿,拿出来后轻轻地帮我擦拭着手掌。尽管擦破皮的地方有些疼,可是看到同学这样用心地帮我,那丝丝疼痛渐渐烟消云散了。这时,赵俊琪递给一样东西,我接过来一看,是个邦迪。我说了声“谢谢”,把邦边粘到伤口处,觉得舒服多了。
关心的目光、细心的行动,这不都饱含着同学们对我的关爱吗?
关爱随处都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它的足迹。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只见同学们围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分享着自己丰富多彩的十一假期生活。这可深深吸引了我!
我飞奔过去,手舞足蹈地对同学们说:“爸爸妈妈带我去游神农架啦,那里风景如画,真是美不胜收啊!”小亮炫耀道:“我去挑战刺激的玻璃栈道。”大家聊得热火朝天。
正在尽兴之时,几个同学默默走开了,一副黯然伤神的模样。我十分不解,凑到小丹身边,好奇地问道:“你怎么了?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小丹小声说:“我的爸爸妈妈不在家,爷爷奶奶又行动不便,从来都没有出去玩过,有什么好说的。”听了她的话,再看看其他几位同学,他们看着窗外,皱着眉头,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我才知道是我们的快乐带给了她们伤心。
过了几天,我把小丹和其他几个同学的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反映给了校长。校长宣布给留守儿童打造一间“亲情小屋”,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不多久,“亲情小屋”建好了,小屋里设有一台电脑,留守儿童可以和家长视频,还有各种各样的书籍:《不讲理的磁铁》、《父与子》、《昆虫记》、《窗边的小豆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课余,留守儿童欢快地和爸爸妈妈视频,分享学校里的趣事,自己学到的新知识;课余,他们翻开课外书,在文字里遨游。从此,他们的脸上多了一份笑容,少了一份愁容,他们变得活泼开朗了,不再郁郁寡欢了,小丹对我说:“自从有了亲情小屋,能常常看见爸爸妈妈,能阅读到课外书,她特别开心。”
亲情小屋是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爱的纽带,亲情小屋打开了留守儿童的阅读之窗,亲情小屋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爱!我多么希望亲情小屋越来越多!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少了身体的某个部 …… 此处隐藏:13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