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时间我们也该回去了,临走前奶奶摘了一只红豆树上的红豆汁。红豆树上的红豆枝让我带回去,坐在车上看着片片红豆林,逐渐沉睡。
当我从朦胧的睡意中醒来,发现已经到家了,手里还紧紧拴着奶奶给我摘的红豆枝,看着那红豆枝,便想起了家乡那片红豆林,思念着家乡……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农村里,小小的村庄,没什么名气,有很多人不曾听过,可在我眼里,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我的姐姐很爱运动,在夏天的早上,经常邀我和她一起去跑步,我们起个大早,换上运动服,小跑着出了巷子口。夏天的晨风迎面扑来,十分清爽,在朦胧的阳光下,两旁一排排低矮的土房显得很美,比高大的楼房美上好几倍呢。继续往前跑,前面有一片竹林,夏天的晨风把它的头发都捋顺了,随风飘拂。我仰起头,望向天空,这时阳光穿透云层,天上的云朵已经所剩无几了,夏天的晨风竟把它吹散了。
晨跑后,回到家里,每家每户煮饭的炊烟,飘出烟囱,袅袅上升,微风吹过,扭曲成奇异的形状,好似一个穿着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下午,我和姐姐一起来到河边洗衣服,炙热的太阳肆意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不多一会,我们姐妹就汗流浃背。于是,脱了鞋子,趟进河里,顿时一股凉爽传递全身上下,真是舒服。姐姐也到了河里,我们一起戏水,用水互相泼洒,彼此身上都是斑斑点点的水滴,浑然不顾家人禁止玩水的叮嘱。上了岸后,斑点就被太阳带走了,我们避免了回到家后被发现可能面临的责罚。
傍晚,夕阳笼罩着我们这个村镇的时候,青蛙的鸣叫声渐渐热闹起来。远处一片红色的晚霞,照映在人们的脸上,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梢上披上火红的绸缎,静静流淌的小河,河面上也映出了一层红颜。
太阳落山了,黑黝黝的夜幕慢慢落下,天空中钻出几颗闪烁的星星。我和姐姐来到河岸边,看见对岸有几点微光,姐姐告诉我,那是萤火虫,我拉着姐姐去抓几只,这萤火虫没我想象中的那么灵巧,笨拙极了,我只用手轻轻一捧就抓了一只。
这个就是我熟悉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小乡村,默默陪伴着我成长,让我对她有着浓厚的感情,不能忘记。
远山含翠,一缕炊烟从远处的绿色里袅袅升起,带来了阵阵香气。
“外婆,今天吃啥子?”孩子扯着嗓子喊。“今天喝猪肚汤嘞,快点回家!”清亮的呼喊穿过半个山头传过来,夕阳下,孩子迈开步朝家的方向跑去。我的童年就是在这伴随着袅袅炊烟的问答中度过的。
回到家,连书包都顾不上放,就跑到灶台前要伸手掀锅盖,外婆轻轻地拍一下我的手,“还烫嘞,贾儿是个小馋猫儿吗?”虽是这样是说着,一碗早就晾好的猪肚汤就从外婆身后“变”出来了。这时,她就会偷偷看一眼在一旁忙活的妈妈,悄眯眯的在我耳边说一句:“只给你的,别让妈妈看见!”
我郑重其事地点点头,两手护着大瓷碗,喜滋滋地喝了起来。灶台上的火还烧着,炊烟伴随着蒸腾起来的热气氤氲在小小的厨房里,在深秋的傍晚显得更加温暖。我以为我永远都会在放学的时候喝上一碗我最喜欢的猪肚汤,可是外婆家门口停着的几辆车告诉我,我得跟随父母离开故乡去天津了……
蜿蜒的公路使汽车不断地颠簸,让人感到有些晕眩,我只得望向窗外,一座座目不暇接的山峦,是那样的巍峨壮观,大片大片深沉的墨绿,就算是在最冷的冬天,山上的松树都不会枯黄,这里才是我的家呀!
那时的我还不懂,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五彩的霓虹灯照亮了整个城市,热闹的步行街传来男男女女的笑声,飒飒秋风把地上枯黄的杨树叶子卷起又落下……一切都是陌生的。那该是怎样的一个不眠之夜呢?我不敢回想我是以怎样的毅力度过那段日子的。
现在,我长大了,再也不会跟妈妈闹着要回老家,因为我明白,那浓浓的乡情不单可以用语言表达,还可以用心记忆。我想念的,是放学时山那边的炊烟;我不舍的,是特意给我留的一碗热汤;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那个时常微笑的和蔼的外婆。这些记忆在我心的一隅,生根发芽,永远葱绿。
多希望当我再次回到故乡的时候,我可以笑着对它说一句:别来无恙,我的故乡!
孤身在外,哪怕周身灯火通明,却也不是家的温暖,想托高高挂起的明月,寄我满腹乡情。
——题记
少年不知愁滋味,也只有离开故乡,才能体会到淡淡的却萦绕不怠的乡愁,借那九尺银辉,诉说不尽乡情。
(一)
他在夜中醒来,已是三更,月光从未关上的窗子里倾泻而出,清凉的光芒竟似在空中流动,他低下头沉思不语,忽而又抬起头仰望悬在天边的银盘,皓月之下,他竟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可眼神,却愈发地黯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下那一道狭长的身影,似又添了几分愁思,几分惆怅。
李白,千年来被人们称诵赞美的浪漫诗人,外边的洒脱与豪迈却隐藏不住他此刻的遐思,他在思念着一个他出生、 …… 此处隐藏:142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