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秋天是白色的。雨中漫步,我看到了白色的菊花,它们热情的怒放着,带着露珠的芳香,带着娇嫩的身姿,在雨中美丽的开放。
描绘着秋天的五彩和生活的灿烂。红的是年轻是希望;白的是善良是纯洁;蓝的是天是海是博大;黄的是稻谷是阳光是辉煌……
愿我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没有太多绚丽的春花、没有太多漂浮的夏云、没有喧哗、没有旋转着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静淳朴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梦,像一树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家乡的桥有很多,方便市民的交通,每一座桥都那么壮观。晚上,夜幕降临的时候,灯火通明的桥身衬托着幽深的江面显得格外地震撼人心。家乡的桥都那么漂亮,但是我还是最喜欢通德大桥。
为了仔细观察了解这座大桥的构造特点,星期五下午,我便和妈妈一起来到犀牛堤上观看。远看,整个大桥像一条彩虹带系在河两端的柱子上,桥下面是圆柱形的桥柱伸入到河水里支撑起大桥。桥面车来车往和下面湿地公园的美丽景色构成一幅大桥流水至人家的繁华美景画面。
走着走着,我和妈妈便来到了通德大桥的桥面,通德大桥大约长3000多米,桥的两边是人行道,宽大约有2米,两旁设有灰色的栏杆,可能是预防安全事故的。中间是车道,车道低于人行道,宽大约18米,上面铺有沥青。桥面两边设计的路灯桩和装饰灯非常有创意性,那灯泡一个个组成一朵朵花儿。桥头两旁还设有两个观光台,要是在上面观光,那肯定是别有一番风景。
看完桥面,我又来到桥底下。近看,那圆柱形的桥柱大约有5米粗吧,两端各一个,桥墩就嵌入在桥柱之间,看上去桥墩就像一个小船。竖着的桥梁大约有13根、横梁是7根,二者之间交叉构成一个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大约是2米,宽大约是1米,高度约1米,我数了一下,大约有78个长方形。我站在桥下往前看去,发现这个桥墩很像个座椅,又像个亭子。再往远看些,这些桥柱仿佛挨在一起,而实际上这些桥柱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2米,这就是视觉上的偏差吧。在这桥底,我走来走去,脑海想,这些水泥柱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把这桥顶起来的呀?它们又是怎么埋入河水里的呢?这大概是桥梁设计师的杰作吧。
看完这座大桥,我对它的印象更深刻了。因为有了这些桥,才让我们的交通更加便利了,它们静静地坐落在江面上,给这个城市增添了各种光彩。我最喜欢家乡的桥了,它们真的都很可爱,不是吗?
严冬过后总是可以看到星星点绿,皑皑白雪中衬着绿点,看上去真舒畅。可惜我们这不下雪也没有实际可感的春,有的仅是四季如一。然而在我的心里总有那么一个充满生意,暖意的春。
听,小草在探着头把草坪挤破的声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看,这草儿复活了过来,好似还有点害羞,头顶着一点点白色,过了一会儿,太阳露出了久违的微笑,照耀着整个世界。我抬起头,眼睛凝视着这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它散发的光并不刺眼,更多的是那种无法言表的暖人。这时低头看了一下小草,发现它摘掉了帽子,挺直腰板了。我放眼望过去一大片都是嫩绿色的。
它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看,那爱美的姑娘正为自己梳妆打扮,长发已及腰,微微低头,青丝垂到了河中。鱼儿在水里肆无忌惮游着,时常跃出水面,大展身手地展示个‘鲤鱼跃龙门’。不知是何许人在河畔拾起一颗小石子,掷入河中,把姑娘的镜子打碎了,妆也画花了。不过她依旧不动声色的打扮自己,时而与自个旁不知名的花倾诉几句,大家互相寒暄几声,一切亦是那般和谐,美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在第一场雨。它犹似流星一般从天际滑落,它轻言细语说着:“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我哭了,小鱼吐着泡泡;我坠落,花草昂着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燕儿出来活动筋骨,它们出入双双,在微雨之中,它们执你我之手,漫飞于这特别的季节之中,这番景象是否让你心旷神怡。正如诗中所赞‘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牺牲自己滋润他人,它的来去是那样的坦然。
你说你独爱那严冬中的梅花君子,我唯爱那平和的迎春。撷下一支,插在床头前,它让我知道春来了,冬过了,已经是换季的颜色了。
黄昏来临,天边的朝霞姗姗来迟。夕阳把光辉撒向世界,给一切都蒙上金色的神秘面纱。我喜欢这种感觉,透过林间来看着春的一切。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绿草如茵、彼岸花开,这般春韵是否正中君下怀?
我不喜欢妩媚的春,不喜欢悲哀的秋,也不喜欢那严酷无比的冬,然而,我喜欢的季节是那充满活力的夏。
夏天的光景与春天截然不同,花儿、小草、大树、小河……刚过去了一个季节而已,马上换上了另一个崭新的面容。
夏天的花儿,不再像春天那般柔弱。在此刻,它们争先恐后地竞相开放,都想比其它花儿先盛开,让人们先看到自己的美丽。一朵朵鲜花开得那样鲜艳,给夏天的大地增添了几分色彩。它们不再像春天的花儿那样向微风低头,被小雨打垮;现在,它们不畏风雨,不再向风雨低头弯腰,而是傲然 …… 此处隐藏:9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