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日子,我爱我们的节日。
期盼已久的除夕已经来到。早晨,一家人听着年歌,一边贴对联、挂灯笼、包利是,大家都在为除夕夜做着准备,一股浓浓的年味儿弥漫在客厅中。
下午,我和哥哥在楼下放着摔炮散步,正好看见了小区中的舞龙舞狮表演,“狮子”身上那鲜艳的色彩随着鼓锣那轻快的节奏摆动,长长的“大龙”也在舞台上快乐的“玩耍”。在这欢快的新年里,这有趣的表演也为除夕夜增加了年味儿。
一转眼,新年的高潮——团圆饭就要来到,一家人围着桌子,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的。吃着桌子上香喷喷的饭菜,感受着这和睦、快乐地气氛。在这辞旧迎新的除夕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好不快活。
拎着一包一包的烟花,大家下楼去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伴随着欢笑在空中绽开,有红的、绿的、黄的,还有彩色的。响亮的爆炸声响起,天空被照亮的如同白昼。还有一些新奇的烟花,它们旋转着冲入天空,喷出五彩缤纷的火花。放烟花实在是太有趣了。
回到家后,我们一边看春晚,一边吃水饺。春晚可真是好看,有杂技,有魔术,有歌舞,还有相声小品,编排得惟妙惟肖。妈妈特意在三个水饺中包上开心果,结果爸爸吃到了一个,我吃到了两个。
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烟花齐放。我要祝大家新春快乐,鼠年吉祥,五福临门,鼠年行大运!
正月初一是春节。每到这天,我就会想起这句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王安石写的诗能把春节的气氛—描述出来。
春节又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贴春联、放鞭炮、给压岁钱。在很小时候,我问爸爸:“为什么一到春节就贴春联、放鞭炮、给压岁钱呀?”爸爸说:“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叫“年”,经常出来咬人,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来有人知道“年”怕红色、怕响声,于是每到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大家就贴春联、放鞭炮、给小孩子们的枕头旁边放着压岁钱。”“哦,原来是这样呀!”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春节的含义:春节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大地回春,草木更新,新一轮的播种收获又要开始。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贴着春联,年夜饭刚刚开始时各家各户便开始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晚饭过后,各家各户都点起了红灯笼,它们与火红的春联相辉映,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祥和的气氛。
过年了,穿新衣,戴新帽,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大街小巷喜气洋洋。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晚饭过后,我和我的小伙伴去楼下放鞭炮。
我们到了楼下。张亮亮先拿出了他的雷王,紧接着卢锦春也拿出了他的地雷王,他俩得意洋洋地开始炫耀自己的鞭炮。我也不甘落后,拿出了爸爸给我买的火箭炮。
说放就放。张亮亮把他的雷王轻轻地竖着放在地上,然后猫着腰用打火机一点,我们吓得赶紧用手捂住耳朵,躲得远远的,只听“砰”的一声,炮响了,冒出一股青烟,声音又干又响,我们大家吓了一大跳。接着,卢锦春又拿出了他的地雷王。刚一点着,就冒着火花满地乱蹿,害的我们大家跳来跳去,生怕把自己的鞋子烧着了,真是又惊险又好玩。终于该我了,我放好我的火箭炮,屏住呼吸,伸手用打火机点着,赶忙躲到一边,只听“哧”的一声火箭炮一头冲上了天,还拖着一道长长的尾巴,真是太美了,大家都为我鼓掌。
远处天空中升起了几朵烟花,我们又去看烟花。深蓝色的天空中,许多烟花都开放了,太美了。有红的,有蓝的,还有黄色的。红的像绽开的牡丹,蓝的像娇艳的玫瑰,黄的像怒放的菊花。这一朵还没落下,那一朵又开放了,真是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
啊,过年真热闹!
春节又到了。在早晨孩子们的欢呼声和清脆的鞭炮声中,它又悄然降临。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春节的到来是快乐的。他们唱歌跳舞庆祝节日。但是对我来说,春节不太好。春节的到来不能给我带来欢乐。因为我是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
当我在春节早上醒来时,我想,如果我能意外地得到父母的压岁钱,并在早上吃很多零食,那该多好啊!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都忍不住跳下床,但残酷的事实却扑灭了我心中的期待之火。我必须再次提醒自己:不要妄想。你是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然后,我只能静静地坐在门口,看着其他孩子幸福的笑脸。
又一声清脆的鞭炮声把我从过去拉了回来。是的,我该起床了。虽然我拿不到父母的压岁钱和各种各样的零食,但我仍然买得起这张床。
我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了梳理。当我走出门时,大厅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正确的!那是我父母做的`甜点。这是正确的!当我想到这一点时,我母亲手里 …… 此处隐藏:7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