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谈谈《水浒传》中武松、李逵、鲁智深的人物形象
谈谈《水浒传》中武松、李逵、鲁智深的人
物形象
云南省昭阳区 陈华
《水浒传》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北宋宋江起义为背景,描写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英雄形象。小说对每个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现了梁山好汉英勇豪迈、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同众多英雄人物一样,武松、李逵、鲁智深的性格特点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武松:这是一个身材魁梧、力大无比的英勇汉子。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是武松此人最为显著的特征。其兄武大郎,长相矮丑,人称“三寸丁谷树皮”,武大为人善良,以做炊饼为生。武松从小失去父母,被哥哥抚养成人。后来,武松因闯下官司离家出走,兄弟俩渐渐失去了联系。由于潘金莲得罪了张大户,被卖与武大为妻。潘氏长相貌美,但生性浮浪,其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毒死了武大。武松为替兄长报仇,杀死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犯下了官司,被刺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就此与蒋门神、张团练结下冤仇,蒋、张二人买通张都监,张设下圈套,陷害武松,武松被再次刺配恩州。蒋、张仍不肯罢休,设计在押送途中陷害武松,武松识破诡计,杀死了押送差人,并逃回孟州城,愤杀了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等一伙歹人,然后逃至十字坡,被张青、孙二娘夫妇救起。因官府到处张贴捕
文,捉拿武松,无奈之下,孙二娘让武松穿上头陀衣服,扮作行者,投奔二龙山,与鲁智深、杨志聚义。从此以后,“行者武松”便闻名江湖。纵观武松的遭遇,可谓坎坷不平。即便如此,武松也是一身正气,杀了那些品行不轨、为非作歹之人,真可谓一身豪气冲云天。
李逵:此人可谓忠心耿耿,侠肝义胆,风风火火,说干就干。生活无检点,毫不拘半点小节,操着两把板斧,发起威来可谓天崩地裂。为此,李逵绰号“黑旋风”。李逵为人粗狂直爽,深得宋江看重。当然,李逵也是一个粗中有细、重情重义之人,当他看到宋太公被接上梁山享福的情景,自己便嚎啕大哭起来,宋江问其缘故,他便说家中尚有老母,自己也想接她上梁山享福。由此细节不难看出,李逵也是一个刚中有柔、讲究孝道之人。只可惜其老母亲在沂岭被老虎吃了,李逵最终没能尽到孝心。他只能杀了老虎,为母亲报仇。
在《水浒传》中,李逵一生都跟随宋江,鞍前马后,哥哥长哥哥短。直至宋江死后,李逵也葬在他墓旁,即使到了阴曹地府,李逵也要保护宋江哥哥安然无恙。此番情感,实属罕见。
鲁智深:此人原名鲁达,“智深”乃是他出家的法号,江湖上称其为“花和尚”。鲁达为人快言快语,路见不平,总爱拔刀相助。只因帮助金老儿父女俩跳出火坑,打死了镇
关西,闯下了官司,丢掉了提辖官职,走投无路,出家当了和尚。因为鲁智深是随意惯了的人。在寺庙内每每触犯戒律清规,又加之帮了高太尉的仇人林冲,所以寺庙里也难以呆下去,只得流落江湖,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尽管如此,鲁智深的狭义形象仍让我们钦佩。他所砍所杀之人,是那些欺压良民、荼毒百姓的奸人贼子。所以,鲁智深的恶是假,善却是真。他让善良的人得到救助(如金翠莲、林冲等),让凶恶的人受到惩罚(如镇关西、薛超、薛霸等)。此种行径,是真正的“替天行道”,扫除天下不平事,伸张人间正义风。正因为有了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使得官府惧怕,百姓称慰。
综上所述,武松、李逵、鲁智深的狭义行径仅是众多水浒英雄侠义豪情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梁山好汉“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豪迈气概。水泊梁山的故事之所以家喻户晓,就是因为梁山英雄给我们带来的是正义、正气和英雄豪迈。这样的人物和事迹,怎能不让我们亢奋和激动呢?
篇二:四大名著原文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为民除害
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济人济贫、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2] 重义疏财
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2]
风雪山神庙
这一部分既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局。共写三件事:一是荒庙借宿,二是真相大白,三是奋起杀敌。这里,作者借陆谦等人之口,将陷害林冲的阴谋诡计和盘托出,林冲和读者心中的疑 …… 此处隐藏:14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