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把饮料一杯一杯都倒好,我们大家这才一起吃起来了,全家边吃边说,真是开心极了。
吃完年夜饭,等妈妈
收拾完后,爸爸对我说: ? 我们放鞭炮去 。? 我一听高兴 得 不得了。我就拿出鞭跑往楼下
跑去 。我放的是烟花,只见一颗颗流星飞上了天,在那漆黑的夜空中一下子闪开美丽极了, ?
噼噼啪啪 ? 地那里传来了放百子炮的声音,我赶紧护住双耳。
篇二:过年作文指导
《有趣的春节习俗》作文指导
发表时间:
2012-02-02 19:22:40 [查看原文]
假期里我们的一篇
作文是《有趣的春节习俗》。这篇日记是我们五年级下册教材
习俗。俗话说: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所以要写出我们濮阳春节或你的家乡独特真实的习俗。
单一。当然写的
内容多了,就要特别注意详略得当,不能每个方面都一句话概括,那样太简单,也不能每个
方面都啰哩啰唆地写得很具体,要抓重点,写生动,所以,请首先把《北京的春节》这篇文
章多看几遍,烂熟于心,才能写好自己的作文。
三、佳作欣赏。我们
先来欣赏一篇模仿老舍爷爷《北京的春节》的写法,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一篇《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 按照
家乡过年的习俗,春节在正月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一年里最
冷的时候。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在腊八的前一天姥姥就将大白云豆提
前泡在水盆里;把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再去掉绿色芯。到了
祭灶时,还要把
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过了二十三,大家
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还
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大街上也挂起
了红灯笼。按照姥姥的话说,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要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
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
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
的日子。这一天,还要守岁,除了比较小的孩子,人们都是彻夜不眠。现在的除夕,人们一
般都在家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结束后,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到来了。这时
各家都燃放起了烟花、爆竹。整个小镇沉浸在无限的欢乐之中了。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
然不同。早上,整个小镇都显得格外宁静。到了中午,人们就开始相继走访拜年了。拜年一
般从家里先开始。初一的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
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
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一
些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也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姥姥总是大年夜将屋子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到了正月初五,姥姥和姨妈们要“送穷”,听她们说:“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元宵刚一上市,就被人们抢购一空。春节的热浪再次掀起了一个高潮。春节虽然很热闹,却没有月亮,在元宵节的这天晚上,月亮像一轮月盘,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朴实的大地被月光照的红火而美丽。吃过团圆饭后,大家便一起出去赏灯,大街上的灯各式各样,漂亮极了。转瞬间,已到正月十六,春节也在这一天结束了。大人们又去忙自己的工作,小孩子也都去上学了。家乡的春节虽不是过得
下页 余下全文篇三:小学生作文:过春节(多篇)
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山西太原,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每年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采购年货了,吃的、穿的、用的。我们小孩则是早早的盼望着新年的到来。先是腊月二十三这天称为“小年”人们都买糖瓜祭灶。就是大人们常说的“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为了让他说好话,于是便用糖瓜甜他的嘴。转眼到了大年三十,到处洋溢着年的气氛了,家家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大家都围聚在一起包饺子、看晚会,等待着敲响新 …… 此处隐藏:13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