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再笑起来的电影! 感触最深的就是妈妈和小女孩对哪吒的“温柔”让暴怒的哪吒瞬间开心的场景,善意真的很强大,足以以柔克刚! 原来是善是恶从来不是天注定,从恶一念之间,从善亦是一念而已! 其实不仅是影片中的人妖之分,现实中的种族之分、门第之别、头衔之差亦是滋生恶意的源泉。 只愿这部电影能提醒我们保持善意,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温柔,魔丸与灵珠如同你和我,名称之别而已!
另外这部电影的特效让人震撼,很宏大有气势!
如果哪吒没有改编起码90%的人都不会来看,很好的一个故事为什么要苛求符合远古的史诗呢,主题的确是不错,虽然有些蜻蜓点水,观感很好。虽然大部分段子多多少少都有耳闻,但也不算太坏。我不喜欢吹爆,但看那么多人刻意贬低心里很难受,这起码是一部让人看着很舒服的电影,莫得感情地去完全站在高点批判实在不适合这部电影,我倾向于欣赏
因为看到网上好评如潮,特别期待的去看。这……剧情也太俗套了吧。李靖在线双标 主角各种乱人事情还一副别人都误会我我才这样的……你越这样误会越大OK? 父母说什么我负责,儿子烧村庄也没反应。敖丙为了主题,背负全族的希望都不管了?其实真让我感动的地方是:龙族所有龙为了复仇,都将自己身上最硬的鳞片扯下来给敖丙。哎……这剧情啥玩意啊。我打分一直都很高很高。这部剧……我真的太失望了不好意思。我都不想列在我自己的电影表里。一星给敖丙和哪吒长大的形象一星给制作。
个人小建议:主题之一是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我觉得最后村民依旧不理解,但哪吒他们依旧坚持做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才更有感觉。
影片这样,就有种为了证明自己似的,与主题不搭边。(而且他救小女孩时,好像就是如此,根本不顾他人的家园。罢了……)
看了哪吒,影片剪的很不错,几本没什么遗漏,画面和剧情绝对是算得上合理合格!但是,对于一个合理合格的电影,被冠名了各种牵强的名头?电影的完整性和观影感受确实不得不承认,国漫少有,但是这却激发了一个问题!国漫的出路在哪里?一部普普通通的电影,少了一些无意义的无厘头,多了一些完整,这本应该是正常,但是却被某些专家冠名这让我学到了如何教孩子,这让我学到了什么,这让我又怎么样了,这些牵强的学到,把这部其实普普通通的动漫电影推向了高潮,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个综艺<爸爸去哪了>,一个本应该稀松平常的陪伴孩子,和一堆明星的综艺表演却被定义到了历史新高,成为了一部很奇葩的神电影,当然随着世人的冷静,这个神坛已然跌落,但是这一些稀松平常的生活小事,为什么会让我们那么的认可?其实就是我们做不到,我们做不到每天陪伴孩子玩耍,只有忙碌的工作,那电影就是我们期待的方向!同样,哪吒之魔童降世,其实也就是一部稀松平常的本该是很正常的电影,但是就是因为缺乏一部完整的国漫,拥有完整的剧情,合理的剧情,优质的画面,几乎毫无遗漏的剪影的电影,所以成就了哪吒,这是国漫的悲哀!当然前面有一部大圣归来,但是还是太稀缺!一部电影的成功,往往显示着一个市场的悲哀!
我们知道《西游记》应该算是中国第一影视IP,“西游必爆”已经成了电影行业里一个百试不爽的套路,包括曾经不被人看好的动画片《大圣归来》,而孙悟空也是老百姓心目中“西游宇宙”中的当仁不让的第一男主角。但是再好的IP也架不住这么不停的拍来拍去,拍的最后都审美疲劳了,从审美到审丑,从传统到另类,从爱情到惊悚,几乎该拍的都拍完了,创新空间有限,导致这两年“西游故事”越来越少。
其实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非常多,像《八仙过海》、《封神榜》、《白蛇传》等这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大家之所以逮着“西游记”一本书薅羊毛也是因为这个知名度和认知度最高,再加上羊群效应,从市场角度而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风险最大的,但是收益也是最高的。一旦别人有了成功经验大家蜂拥而至也符合市场规律。
之前的《封神榜》有很多人拍过电影,但是都因为人物故事太过于复杂而市场反应不大,之前追光动画也拍过一部中国传统经典的动画片《白蛇缘起》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这部带有中国风的动画片以唯美的画面,大胆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白蛇故事,堪称惊艳。再加上因为有《新白娘子传奇》等著名的影视剧打底,“白蛇”这个IP的知名度目前仅次于《西游记》。而这一次上映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 》刚上映半天就有了一亿的票房,大有超越《大圣归来》的气势。
《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所以有这么好的票房和口碑,其实跟《大圣归来》和《白蛇缘起》一样,一方面是优良的制作,一方面是在人物和故事上的创新。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哪吒三太子”,是一个黑化了哪吒,是一 …… 此处隐藏:2564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