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科学防治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症下药、精准防控。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战胜疫病必须坚持科学防控,各个方面、各个防控主体都要做好协同配合。比如,要密切跟踪防控形势变化,及时分析、迅速行动,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防控措施。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患者收治等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控制,对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等,让疫情防控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这是一场全民战“疫”,科学防治必须提升全社会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疫情凶猛,一定程度上源自于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疫情防控,必须让更多的人听到科学的声音和的指导,以此科学地自我保护和救助他人;让更多的人尊崇科学、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让更多的人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营造科学防治的社会氛围,人人靠科学“自卫”,才能真正做到万众一心,为疫情防控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科学防治,是有效防控疫情的必然要求,也是具体方法。高扬科学精神,科学地认识疫情、科学地防治疫情,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我们一定能把疫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乙亥年庚子春,新冠肺炎疫情始于武汉爆发,肆虐于中原大地。几日间,全国各地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拉开了“战疫”的序幕,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选择了“空城计”。
以往热闹的春节瞬间安静了下来,空荡荡的路灯取代了接踵的人群;电话微信的问候取代了走街串巷登门拜年;被当做耍酷的口罩如今闪亮登场成为了出门必备。如此种.种,不是人情冷淡,而是举国上下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空城下,我们看到了国人的决心:不给国家添乱,我们在家,不出门,武汉加油。抖音上一则小孩子的原话让人热泪盈眶,童声的表达让我们更加坚定,这是每个人的心声,这是中国人坚决打赢“战疫”的冲锋号角。
空城下,我们看到了国人的勇气:逆行者钟南山院士带头冲锋,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第一手资料,辟谣传真、稳固人心;更有美丽的医护工作者,她们纷纷举起请战书,毅然逆行奔赴湖北,向病人伸出援手,共同抗击病魔。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齐心协力,这是中国凝聚的人心国魂。
空城下,我们看到了国人的认真:基层万众一心,硬核封路暖民心。喇叭上“减少不必要的出门……”的宣传、白日里为自觉隔离的村民送菜的行动、24小时路口间耐心的劝导为这场“战疫”打下了反击的基调。
空城下,人们并不孤单,众志成城下的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看那些全国各地飞往湖北的身影,那些死守在各个路口的党员战士,那是14亿中国人的希望啊!他们怎会输!
今年的大年过得和以往完全不同,走亲访友、同学聚会,这些过年“必打卡”的项目全部不约而同的取消了,大家都安静的在家中过年,登门拜年都改为了视频拜年。街道曾经的热闹,都被病毒藏了起来。
的年底,“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湖北武汉悄然蔓延,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新型病毒的危害有多强大,人们起初只认为自己是简单的感冒发烧。然而,当武汉的疫情开始向全国甚至国外一些国家快速蔓延,我们才意识到,一场无声的战役即将打响。
自春节前夕起,国家开始全面防控疫情,控制武汉人民的人口流动,并且开始逐一排查离开武汉的人群及其亲密接触者。此时此刻,奋战在一线的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而这一次除了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医生、专家,还有一批年轻人是“非典”时期被保护起来的孩子。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与死神抢人罢了……”
除夕夜,一线工作人员是怎么过的?高负荷工作,物资短缺,甚至连一口热乎的年夜饭都吃不上。此时此刻,一点也不想赞美,只觉得心疼,以命换命的医护人员除夕夜吃方便面,加班加点建医院的工人在路边站立吃饭。
我们每天在网上都能够看到奋战在一线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们,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无私、伟大。
我的家人,有医务工作者。他们平常的工作任务很繁重,本想借此春节好好休息过个好年,但是在疫情面前,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大年初二,内蒙的医护人员全部回到医院坚守在岗位上。向你们致敬!
我的家人,有社区工作者。他们是最不被理解的一群人。可是我所了解的是,他们为我们社区的老百姓付出了无数个加班的日日夜夜,只为我们的生活可以平安、幸福。在疫情面前,他们提前回到岗位上,与各个小区物业一同保护我们的安全。对小区加大管控力 …… 此处隐藏:77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