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材料力学性能2011(1 ,2)

时间:2025-07-07   来源:未知    
字号:

材料力学性能刘家臣jcliu@http:// 13902072240

第一章 绪 历史时代划分:

材料是用来制造器件的物质

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 新炻器、钢铁、复合材料、纳米

促进社会进步:钢铁材料——工业社会 半导体材料——信息社会 高温、高比强材料——空天社会?

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1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空间、材料

一、课程地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体系

应用

设计 工程体系

产品定义:给定外界条件下的行为

性能 工艺 组成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复合

力 热/电/磁/光/声/生物 关系:基础

结构原子、电子、宏观、微观、介观

科学体系

二、研究对象、内容

材料受外力作用后的 力学行为规律及其物理本质和评价方法。 1、 基本力学性能: 弹性、塑性、粘性,变形、断裂 2、 环境介质条件下力学性能: 高温、腐蚀 、氧化、渗入、疲劳、蠕变

金属(基础)、陶瓷(偏重)、高分子(涉及) 力学:学科基础;工程力学:设计基础;力学性能:应用基础

三、作用(目的) 1)正确选材、评价 :索道、刀刃 延塑-金属/脆硬-陶瓷/柔弹-高分子

2)创新新材料 :高铁(减震)、大飞机(复合)、大火箭(防腐)、空天(高温)

3)零构件失效分析:1912-Titanic;2003-Columbia ;2011-核泄漏;2008-南方冰雪

学分 & 学位

第二章 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2.1静载拉伸试验最基本、广泛的力学性能试验标准试样:d0, l0, A0, l0= 5d0, l0= 10d0测定力性:评价、比较、选材依据 揭示基本力性规律:脆、弹、塑、粘性

P

拉长 l=l - l0条件(工程)应力σ=P/A0, 假设A0 、l0不变 条件(工程)应变ε=Δl/ l0

2.1.1 应力应变曲线 1、脆性材料(陶瓷类①)1)ζ — 单值对应,直线,最高载荷点断裂 2)E=tgα =(ζ / ),弹性模量的意义:对弹 性变形的抗力(刚度设计中的重要指标) 3)陶瓷类,横向交联好的聚合物,普通灰铸铁

ζ

① m b k ③ ②

2、弹性材料(高分子类② )1)极大的弹性变形,高分子类,如橡皮 2)ζ 消除δ 恢复,无残余形变 3)E与“弹性”:E弹性变形的抗力,弹性大的材料, E小

a

α O n m’

3、塑性材料(金属类③ )1)颈缩b:均匀变形→集中变形,断裂之前兆 2)屈服点a:弹性→塑性;oa:弹性变形,a后:弹性+塑性 3)应变强化/加工硬化:经一定塑性变形后屈服点↑的现象。m点卸载 ,ζ 沿mn降为零(总应变om’=残 留/塑性on+恢复/弹性nm’),重新加载nmbk,屈服点a↑m。

4、其它 (1)脆、塑、弹性综合应用

(2)应力应变形式的多样性

金属材料应力应变的不同形式

高分子材料应力应变的不同形式

(3) 陶瓷假塑性:仿生层状、陶瓷弱界面、纤维编织、非晶态

95CaCO4/5壳质素

Cf/SiC

2.1.2 拉伸性能指标1、强度指标1)屈服强度: 比例极限 p: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值 弹性极限 e:卸载后能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值 屈服强度 0.2 or ys:规定以发生一定残留变形为标准的应力 (通常以0.2%残留变形的应力表示) 2) 抗拉强度: ζb=Pb(最高载荷)/A0(原始截面积)。 是产生最大均匀变形的抗力 3)实际断裂强度: Sk=Pk(断裂时载荷)/Ak(真实截面积)。表征材料对断裂的抗力

2、塑性指标 1)延伸率:

k=(lk-l0)/l0,lk和l0分别为断裂后和原始标长,含均匀延伸率 b和集中延伸率 c------ b取决于材料属性, c与试样几何尺寸有关, l0越大, c越小. 对l0=5d0, l0=10d0试样,延伸率分别为 5 10, 5 > 10 2)断面收缩率: Ψ k=(A0-Ak)/A0,A0和Ak分别为断口处原始和断裂后最小截面积,含均匀和集中收缩率 --- Ψ k只决定于材料性质,与试样尺寸无关 3) 塑性指标之间的关系,P21

4)塑性指标的意义: 预报:断裂前有变形前兆,防突发脆断,可靠 缓冲:局部塑性变形松弛或缓冲偶然过载引起的集中应力,安全 加工:塑造期望的形状,如弯曲、冲压等冷成型,↓成本,容易

作业: 1)金属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典型形式与主要特征,各为什么材料所特有? 2)比较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的异同,说明这几个强度指标的实 际意义。 3)说明为什么 5 > 10? 4) 推导延伸率与断面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发现: “取一金属丝,长20英尺或30英尺或40英尺,上部固定在一根钉子上,另一端固 定一个放砝码用的称盘,以两角规量测盘底与地面的距离;然后,置砝码于其上, 测量上述金属丝的伸长并记录之。比较金属丝的伸长量可以发现:其不同伸长的 比例,与引起伸长所置的砝码重量的比例相同。”

300年前不完善:

Robert Hooke

用F=kx表示之,后来演化成ζ=E

①只描述了受力→变形,缺少卸除→消失,可逆性 是弹性变形的重要特征! ②只考虑了伸长,忽略截面的收缩。

1800年前:郑玄-在“考弓记·弓人”描述测试弓力时, “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

创新 - 完善 – 表达?

2.2 弹性变形 ζ=E 2.2.1 弹性变形及其物理本质 上述实验问题:为什么会伸长? 原子间距变化;取决于原子间作用力!

2.2.1.1弹性变形过程原子间作用力随原子间距变化: P=A/r2(引力)+B/r4(斥力) 平衡状态r0:引力=斥力

P rm

外力:拉,r↑(弹性变形),引力↑,恢复原子平衡位r0压,r↓,合力=斥力↑,撤除外力后恢复 r 达 rm:理 …… 此处隐藏:100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材料力学性能2011(1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