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或景观中,有自然界的山水、日月、生物,有人工的建筑物、街道,广场,
都是景观构成的要素。但童山秃秃,无景可言,只有披上了绿装,才有山林之美。一泓池水,晃漾弥渺,虽有广阔深远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结合植物的姿态、色彩来组景,使水景频添几多颜色。园林中士山若起伏平缓,线条圆滑,种植尖塔状树木后,就改变了对地形外貌的感受而有高耸之势。高层建筑前种植低矮圆球状植物,对比中显得建筑的崇高;低层建筑前种植柱状、圆锥状树木,使建筑看来比实际的高。巧妙地运用植物的线条、姿态、色彩可以使建筑的线条、形式、色彩相得益彰。城市的街道是城市的走廊,职能是交通运输。街道两旁主要是各种建筑,即使其平面组合、立面形式以及线条、色彩不同所组成的街景,还只是“凝固的音乐”。街道绿化,包括街道树、街道绿地及防护绿带并联成一体,不仅使街景丰富多彩,也将使整个城市景观改貌,如花园一般。总起来说,植物造景形成山水-植物的综合景观,建筑-植物的综合景观,街道-植物的综合景观。
(二)林下植物
随着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的话题被关注,苗圃、林场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十分
明显,但单一林木生长周期长、见效不快的情况下,结合当前的绿化呼声日益高涨,人类对生态的现状要求有所改变,根据特殊植物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资源问题,推广种植林地植物,发展林下特色经济,对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有利的。这样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可推进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但林下种植与大众种植有较大差别,与常见植物的栽培差异则更大。针对林下植物种植的特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 必须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选定的植物必须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