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4.
5.
6.
7.
8.
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两家企业都是先升后降,可能是金融危机导致钢铁企业经营结构的调整导致的。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财政部制定的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十大指标之一,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两家钢铁公司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能够保证资产保值的前提下,小有所增值,但是宝钢相对说做的更好一些,说明宝钢的风险意识还是很强的,风险控制也比较合理。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前净利润中现金收益保障程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盈余的质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企业的实际收益能力再一次修正。一般,当企业当前净利润大于0时,该指标应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两家企业净利润都是大于0的,所以该指标应当越大越好但是,由于指标分母变动较大,致使该指标的数值变动也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它放映企业所得与所耗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该财务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所花费的成本费用较少,获利能力强。由表4可以看出在2009年到2010年金融危机后的两年,宝钢较武钢取得利润的成本费用是较低的,说明宝钢在2009年——2010年度获利能力得到很大的改善。
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经营管理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由表4进一步可以看出宝钢的获利能力是高于武钢的,在2010年总资产率较2009年有了100%以上的增长,而武钢是保持不变的,说明武钢在资产运营结构上是没有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的,而宝钢资产运用是非常的充分,获利的增长也是可观的,其财务杠杆运营是非常合理的。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放映所有者投资的盈利能力,是获利能力指标的核心。一般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由表4可以看出两家企业都是先降后升的,但是宝钢的每股收益在2009年到2010年期间的增长是到达0是高于武钢的,在2010年净资产较2009年有了100%以上的增长,而武钢是呈下降趋势的,说明武钢在资产运营结构上是没有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的,而宝钢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较强,运营效益较好。宝钢的净资产收益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9年度出现一个较小幅度的下降,比2008年的0.91%上升了13个百分点,但2010年出现了小幅上升,从行业均值来看,宝钢的净资产收益率近两年来是高于同行业均值的,尽管比行业均值高,但宝钢的定位是走向世界,所以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存在上升的空间。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享有的企业利润和承担的企业亏损,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可以看出宝钢的每股收益在2010年较2009年有了120%以上的增长,而武钢仅增长15%,说明武钢在2009年——2010年期间盈利能力是远远落后与宝钢的。
六、 综上所述,宝钢2009年——2010年间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递增,2008年金融危机
过后获利能力有显著上升的趋势。与武钢进行同业对比,宝钢各项获利能力指标均具有明显优势。企业管理决策者在金融危机后采取的措施有效的提高企业了的获利能力,保障股东权益,加强企业竞争力。宝钢不仅在规模和运营质量上,实现突破性提升,更是开启了一场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蜕变。从过去靠规模、速度开始全面向靠品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