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时间:2025-07-01   来源:未知    
字号: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2.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想象诗歌意境。

2.具有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

根据内容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

1 采薇(节选)

1.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诗经·采薇》(板书课题)的节选内容。

知道“薇”是什么吗?(提示学生从偏旁猜)见过“薇”吗?图片,释题。

2.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①自由读古诗。

②正音。

雨:多音字,按解释(下雨,落下:~雪。)应该读:[yù]

③齐读。提示节奏。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①理解“杨柳依依”。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柳树图片。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②理解“昔我往矣”。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离开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这是为什么?

补充介绍:“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达思乡之情。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啊,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但是“我”能回家吗?为什么?本是两年的兵役却仿佛没有尽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啊。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引读“今我来思”。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③理解“雨雪霏霏”。要回去了,大雪纷飞,天寒路滑,又饥又渴,“我”艰难地缓缓走在归乡的路上。透过苍茫的大地,“我”仿佛看到了(劫后余生、归家情急、近乡情怯等复杂情感)。生读。

④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中后四句,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情。短短16字就讲述了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抚今忆昔,描写了两幅画面“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他复杂的心境及沧桑心声。

4.你能试着背一背吗?指名试背。全班试背。

2《春夜喜雨》

1.一说到“诗”你会想起哪个朝代?对唐朝。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最有名的诗人非“李杜”莫属。“李”是(李白),“杜”是(杜甫)。对,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板书课题)

2.初读

(1).生自由读诗,读正确通顺。

(2).按节奏读诗。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指名读诗,评价。师: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这是古诗学习的第一步,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高度浓缩的,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其中的丰富内涵却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诗人的内心世界更不是我们轻易可以触摸得到的。所以,我们还要沉下心来,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们可以借助注释,赏析和工具书认真地品读理解,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4).生自主理解诗句。

3、品析

(1).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雨)

①理解“及时”:懂事、知心、善解人意。

②从哪儿看出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为什么说它及时呢?(知时节,播种的时节)

④指导朗读此句。

(2).除了这是一场及时的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

①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讨论:为什么用“潜”?能换成别的词吗?(偷偷地,悄悄地不让别人知道)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③为什么要悄悄地来呢?看来,春雨有心滋润万物,却无心让人发现呀!你喜欢这样的雨吗?

(3).现在我们来看下面两句,它们和这场雨有关系吗?

①理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指名 …… 此处隐藏:1384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