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总复习计划
初三语文总复习计划
一、依纲扣本,制定科学、全面的复习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一套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总复习计划,对初三语文教学与复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近年来语文中考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立足教材、延伸课外;突出重点,分类攻坚;以人为本、内外兼修”的总复习思路,并根据《课程标准》、《考试标准》中的具体要求,经数次研讨,制定了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立足教材、夯实基础(3月中旬——4月中旬)
首先要认真研究《考试标准》中对题型、分值的具体要求,把握命题方向,确立总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做到心中有纲,全盘把握。复习时以6册教材为依据对考点进行纵向梳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确保基础知识少丢分、不丢分。基础知识一是指现代文音、字、词、句。二是指文言文实、虚词,文言句式。三是指文学常识。
第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突破(4月中旬——5月下旬)
将考试内容按照常规分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阅读以及作文四大板块,辅以典型题型或试卷原题,精讲重点、思路、技巧和规范,精炼学生的审题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答题规范,让学生在讲和练中举一反三,抓住题型得分点,同时发现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初三语文总复习计划
第三轮复习:查漏补缺、规范养成(5月下旬——6月中考)
在考试前一周针对第二轮复习测评结果,对学生易丢分、多丢分的项目对症下药、查漏补缺,减少平时学生的做题数量,提高配题的针对性。同时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考试习惯,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能体系,建构知识、能力、习惯和方法系统。
二、分类破题,全面开展“7443”复习攻略
经过对近几年资阳市中考试卷的分析、研讨,我级语文组针对语言积累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以及作文四大类题型的规律,跳出“以习题代复习”的传统思维,立足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201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7443”分类攻坚攻略,让学生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切实做到了“授之以渔”。
(一)开展“七项特训” ,破解语言积累及运用“记不住”的难题
语言积累及运用大抵分为音、字、词、句、标点、文学常识和综合运用7个部分,其中需要理解的内容少,必须强化记忆的内容多,且各知识点分布较散,要梳理成系统让学生记忆难于操作,只能依靠大量练习来使学生“记得住”,无其他捷径可取。一是开展语音特训。参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课下注解、课后附录。关注多音字、形声字、统读字、易混字的读音。二是开展字形特训。参照《第一批异
初三语文总复习计划
形词整理表》,着重辨析音、形相近的字。三是开展词语特训。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了解常用虚词及复句的相关知识,注重熟语的积累及正确使用,重点掌握常见错误类型。四是开展病句特训。熟练掌握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培养分析能力,总结辨析方法。五是开展标点特训。重点弄清几种常见易错标点符号用法(引号、冒号、分号、问号、顿号等)。六是开展文常特训。熟记重要作者生平、名篇出处以及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等内容。七是开展运用特训。强化教材知识向课外知识或跨学科知识的延伸与整合,关注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
(二)提高“四种能力”,破解现代文阅读“做不完”的难题
现代文阅读就题量、分值与耗时比例而言,可以说是考试中“最费力不讨好”的题型,现代文阅读材料信息量大,近年来不少地区的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基本选自课外,各种文体都有可能涉及,要求学生对文章整体有较高的感知、理解和感悟能力。因此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可以提高答题效率并为后面的作文争取时间,总归两个字:“准、快”。一是要提高速读能力。我从初一开始就开始尝试按照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一篇300字左右的材料要求学生1分钟内看完,并让学生从复述大致内容开始,循序渐进地向表达方式、记叙要素、写作特色以及单句分析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推进。二是要提高审题能力。在准确、快速阅读完材料后,
初三语文总复习计划
我一般要求学生将重点放在审题上,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充分理解出题者的意图,这样才能让答题遵循正确的思路进行。三是要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将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分类整理,选择与题目最相关的材料原句作为备选答案,这样就算阅读和表述水平一般的学生也能得到大部分分数。四是要提高归纳表述能力。在有效的信息筛选基础上,将一些材料原句进行归纳并以准确、完整、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争取不被扣分。
(三)抓住“四个重点”,破解古诗文阅读“不会做”的难题
古诗文阅读材料因离平常生活较远,经常是学生考试丢分的大项。就新版《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80篇诗文而言,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强化记忆基本可以满足应试的要求,但是由于比较阅读、开放默写等较为灵活的题型大量入卷,面对第一次接触的古诗文材料,乱答题、 …… 此处隐藏:155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