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试复习重点
64.护理程序包括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
65.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
66.主观资料是指病人的主诉包括病人的经历、感觉以及他所看到、听到或想到的对于健康状况的主观感觉,如:疼痛、麻木、胀痛、瘙痒,或感到软弱无力等。
67.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PES公式,具有P、E、S三个部分。P-护理诊断的名称;E-相关因素;S-临床表现,主要是症状和体征,也包括实验室、器械检查结果。
68.确定知识缺乏的诊断,可以陈述为"知识缺乏:缺乏……方面的知识"。
69.一个护理诊断只针对一个健康问题。
70.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这些预期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护理诊断必须是用护理措施可以解决的。
71.医生与护士共同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属于合作性问题。多指由于脏器的病理生理改变所致的潜在并发症。
72.不舒适的最严重表现是疼痛。
73.促进舒适的首要措施是了解原因。
74.去枕仰卧对全麻术后未醒者可防止呕吐物入气管;对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可防颅压降低所致头疼。
75.中凹卧位,适用休克病人,利于呼吸及静脉回流。
76.头高脚低位,适用于颅脑术后、预防脑水肿及颈椎骨折病人。
77.半坐卧位应床头抬高30°~50°,膝下支架抬起15°~20°。
78.半坐卧位,对部分头颈部术后病人可减少局部出血,对腹部术后病人可减轻伤口处张力,对急性左心衰病人可减轻肺部淤血,对腹、盆腔炎症或术后病人可使感染局限化,对心肺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难可改善呼吸。
79.端坐位多为被迫体位,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呼吸极度困难者。
80.灌肠时应取侧卧位,导尿、腹部检查时应取屈膝仰卧位。
81.膝胸位适于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截石位适于膀胱镜检查。
82.儿童与成人在疼痛表达上表现不同。
83.对急性疼痛者,诊断未明确前不得随意使用镇痛药;对慢性疼痛者,使用镇痛药时应尽量在疼痛发作前。
84.对癌症疼痛者,应用三阶段止痛疗法。轻度可选解热镇痛类药物;中度可选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重度可选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
85.正常睡眠周期90分钟,遗尿多在第Ⅳ期,梦境多在REM期出现。
86.豆类及乳制品中含有L-色氨酸,可缩短入睡时间,为天然的催眠剂。
87.机体活动能力共分五级:0级可完全独立活动,1级需借助器具,2级需他人守护协助,3级既需器具也需他人协助,4级完全不能独立活动。
88.肌肉等长练习又称静力练习,不伴明显关节活动,可在关节病损时应用,如固定膝关节的股四头肌锻炼,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89.肌肉等张练习又称动力练习,伴大幅度关节活动,符合日常活动的肌肉运动方式,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但关节病损时禁用。
90.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91.糖类有保肝解毒、抗生酮的作用。
92.正常成人每日所需钙量为800mg。
93.60岁以上人群维生素D供给量不少于10μg/d。
94.缺乏钙易引起小儿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