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试卷
学年第 课程名称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
试卷类型 期末A卷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命 题 人 孙莹 2011 年 11 月 28 日 使用班级 09机电、机设、机制、机械单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教学院长 年 月 日 姓 名 班级 学 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1. 共析碳钢奥氏体化过程包括、、和 。
2. 晶体中的缺陷,按照其几何形状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3. 液态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小,则过冷度越 4. 金属塑性变形主要通过和是两种方式进行。
5.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 6. 白口铸铁中碳主要是以在。
7. 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加以消除。
8. 影响碳钢焊接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碳含量,所以常用来估算碳钢焊接性的好坏。
9. 普通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及蠕墨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分别为
状、 状和 状。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 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
A. 回火马氏体 B. 回火屈氏体 C. 回火索氏体 D. 贝氏体 2. 在铸造模型的厚薄过渡处或锐角处做成圆角是为了( )。
A. 增加模具强度 B. 减小铸件内应力
C. 方便模具制造 D. 便于和型芯组装 3. 下列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差的是( )。
A. 铸钢 B. 铸铁 C. 铸铜 D. 铸铝 4. 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是( )。
A. 扩散型转变 B. 非扩散型转变 C. 半扩散型转变 D. 切变转变 5. 金属冷塑性变形后,强度和塑性( )。
A. 都增加 B. 都降低
C. 强度增加,塑性降低 D. 强度降低,塑性增加 6. 在多工序冷拔钢丝过程中,插有中间退火工序,这是为了消除( )。 A. 纤维组织 B. 回弹现象 C. 加工硬化 D. 化学成分偏析 7.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 )。
A. 溶剂相同 B. 溶质相同 C. 既与溶剂相同也与溶质相同 D. 与二者都不同 8. 下列材料中,锻造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
A. 低碳钢 B. 中碳钢 C. 灰口铸铁 D. 可锻铸铁 9. 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热处理的方法是( )。
A. 淬火+低温回火 B. 完全退火 C. 水韧处理 D. 固溶+时效 10. 绘制自由锻锻件图时,为简化锻件形状,需加上( )。 A. 敷料 B. 余量 C. 斜度 D. 公差 三、判断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 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 )
2. 所有的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均能使钢的淬透性提高。( )
3. 在共晶相图中,从L中结晶出来的β晶粒与从α中析出的βI晶粒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
4. 合金的晶粒越粗,其强度越高、塑性也越好。( ) 5. 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I+(α+β),它由三相组成。( ) 6. 金属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同素异构转变的过程。( )
7. 金属的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大,金属的锻造性能越好。( ) 8. 灰口铸铁的减震性比钢好。( )
9.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 10. 一般焊接厚工件时,产生的焊接应力较大。( ) 11. 所有铝合金都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强化。( ) 12. 金属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高得多。( )
13. 金属的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
度。( )
14. 铸铁由于含碳量高,因此属于焊接性很差的材料。( ) 15. 铸件上宽大的水平面浇注时应朝下。( ) 四、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1. 热变形
2. 间隙固溶体
3. 奥氏体
4. 淬硬性
5. 完全退火
6. 残余应力
五、问答题(共5小题,共计31分)
1. 置换原子与间隙原子的固溶强化效果哪个好?为什么?(4分)
2. 残余应力的危害有哪些?(5分)
3. 对某碳素钢的平衡组织进行金相分析时发现,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其中珠光体占60%,计算该钢的含碳质量分数。(6分)
4. 从下列材料中选择合适的牌号填入表格中。(8分)
40Cr, GCr15, 16Mn, Cr12MoV, T12, 60Si2Mn, 1Cr18Ni9Ti, W18Cr4V
5. 有一个45钢制造的变速箱齿轮,其加工工序为:下料→锻造→①正火→粗机加工→②调质→精机加工→③高频表面淬火→④低温回火→磨加工。说明各热处理工序①、②③、④的目的以及各热处理工序下分别得到的显微组织。(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