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水总硬度的测定(含EDTA的标定)
1. 实验目的
1.1掌握EDTA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的标定方法
1.2了解水的硬度测定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1.3掌握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硬度的原理和方法
1.4掌握铬黑T指示剂的使用条件
2. 重点:
2.1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正确、熟练、规范使用
3. 难点:
3.1
4.预习内容:P120——P122
5.思考题:
5.1本实验为什么采用铬黑T指示剂?能用二甲酚橙作为指示剂吗?
5.2水中若有Fe3+、AI3+等离子,将会对测定产生什么影响?应如何消除?
一、基本理论:
水的总硬度是指Ca、Mg总量且折算成CaO的量来衡量的。我国有以(°)来表示,即1L水中含有10mgCaO称为1°。更常用的是以CaCO3mL/L表示。
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与EDTA—2Na盐生成可溶性的无色配合物,铬黑T则与Ca、Mg生成紫红色配合物,用EDTA—2Na滴定Ca、Mg至终点时,Ca、Mg全部与配位而使铬黑T游离出来,溶液即从紫红——兰色
MgIn(红)+Y——MgY+In(兰)
铬黑T与Mg2+的显色灵敏度高于与Ca2+显色的灵敏度,但是当水中的Mg2+的含量较低时(一般要求相对于Ca2+来说须有5%Mg存在),用铬黑T指示剂往往得不到敏锐终点,这时可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2+—EDTA盐,此时
MgY+ Ca2+=CaY+ Mg2+
lgKCaY=10.69,lgKMgY=8.69,置换出来的Mg2++In(兰)——MgIn(很深的红色)滴定时,
EDTA先与Ca2+配位,当达到滴定终点时,EDTA夺取MgI中的Mg2+,形成MgY,游离出指示剂,显兰色:
Y+MIn(红)——MY+In(兰)
颜色变化明显,在这里,滴定前加入的MgY和最后生成的MgY的量是相等的,故加入的不影响滴定结果。
二、仪器
小表面皿(盖50或100mL烧杯):1个/人
50或100mL烧杯:1个/人
10mL量筒:1个/人
100mL量筒:1个/4人
10mL吸管(吸1+1HCI):1支/人
10mL移液管(标定EDTA时移Zn):1支/人
2mL吸管(吸缓冲溶液标定时用):1支/人
500mL试剂瓶(装EDTA):1个/2人
250mL量瓶(配EDTA):1个/2人
250mL量瓶(配Zn标液):1个/人
50mL酸式滴定管:1支/2人 2+2+2+2+2+2+2+2+
250mL锥形瓶:3个/人
教师配溶液所需器皿:
50mL干燥移液管:1支
250mL锥形瓶:1个
100mL量瓶:2个
200mL量瓶:1个
1000mL量瓶:1个
500mL试剂瓶(装EDTA,聚乙烯塑料或硬质玻璃瓶):1个
50或100mL烧杯:2个
500mL试剂瓶:4个(其中2个橡皮塞)
1000mL量筒:2个
10mL量筒:1个
5mL量筒:1个
10mL移液管:1个
三、试剂:
1. NaH2Y2 2H2O(A.R)
2. HCI
3. NH3 H2O
4. Zn(基准试剂)或无水CaCO3
5. NH4CI
6. MgCI2 6H2O
7. 铬黑T
8. 三乙醇胺
9. 无水乙醇
10. Na2S(若为自来水,可不加)
11. .NH2OH HCI(若为自来水,可不加)
学生自配:
1. Zn(基准试剂)0.02moL/L:
2. Na2H2Y2 2H2O(A.R)0.01 moL/L:0.925g——250mL(2人1组合配)
教师配:
1. Na2S:2%(4mL/人)
2. .NH2OH HCI:1%(2mL/人)
3. HCI:1∶1(15mL/人)
4. NH3 H2O:1∶1(装在滴瓶中)
5. 三乙醇胺20%或1∶2:(3mL/人)(水溶液)
6. 铬黑T1%(现配):1g铬黑T,加75 mL三乙醇胺,加25 mL无水乙醇(或0.1g铬黑
T+10gNaCI)
7. Na2H2Y2 2H2O(A.R)0.1moL/L:7.44g——200mL(稍微加热溶解完全稀释至刻度)(如要
测水样,可稀释10倍;若要标定,可稀释5倍,为0.02 moL/L,即移取20.00 mL稀释至100.00 mL)
8. pH=10的缓冲溶液:25mL/人
配制:54g NH4CI,溶于水,加410mL浓氨水,加Mg2+—EDTA盐全部溶液,用水稀释至1L
Mg2+—EDTA盐配制:0.25 g MgCI2 6H2O于1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稀释至
100mL,用干燥移液管移取50.00mL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 mLpH=10的缓冲溶液和4——5滴铬黑T,用0.1 moL/L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兰色,停止滴定,终点。取同样量的EDTA溶液加入容量瓶剩余的镁溶液中,即成Mg2+—EDTA盐。将此溶液全部倾入上述缓冲溶液中。
四、实验步骤:
1. 标定:
(1)标定EDTA的基准物质很多,为了减少方法误差,选用CaCO3较为理想,其方法为:准确称取0.2—0.24克,置于250 mL烧杯中,加少量水使粉末润湿,盖上表面皿逐滴地加入1:1HCI溶液至不冒CO2气泡后稍微加热,再加入1—2 mLHCI至样品全溶,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冲洗烧杯几次后稀释到刻度,摇匀。计算Ca2+的浓度。(约0.02 moL/L)
移取25.00mL试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pH=10的缓冲溶液,4滴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紫红色变为兰绿色即为终点。从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和称取的CaCO3量求出EDTA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2)标定EDTA通常也用Zn。准确称取纯金属Zn0.3—0.35克于烧杯中,加入10mL1:1HCI,盖上表面皿,用水吹洗表面皿及烧杯内壁,将溶液转入到250 mL容量瓶中用水冲洗烧杯几次后稀释到刻度,摇匀。(约0.02 moL/L)
移取25.00mL试液于锥形瓶中,,加25 mL水,加NH3H2O调至中性,(外观:澄清透明变为浑浊),再加入2mLpH=10的缓冲溶液及5滴指示剂铬黑T,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紫红色变为兰色即为终点。从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和称取的Zn量求出EDTA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如果教师标定,先把EDTA标准液稀释10倍)移取10.00mL Zn标准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 …… 此处隐藏:201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