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近十年考研政治试题及其详细答案,希望对考研的你有帮助
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
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
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
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
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 博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1年2月21 日)
材料2
迪迪 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 怀斯学习。她在给电
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
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
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
车声!罗伯特 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
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
那是一株地莓,她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莓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
独这株地莓不会结果,可它虽然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
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
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怦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
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
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
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
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
这种“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
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
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莓,也不要
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摘编自 《扬子晚报》(2011年6月27日)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
知原貌的物体?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