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就要摸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我以为,这个“起点”就应该是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给的材料太简单,低于“最近发展区”,学生早就会了,没有学习的兴趣。所给的材料太复杂,高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同样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自主地学习。所以,要立足“最近发展区”。但是,每个班级都有优生和学习困难生,每个同学的“最近发展区”又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如在教《落花生》一课时,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1)、落花生有什么特点?(2)、父亲说做人要做怎样的人?(3)、你对父亲的话怎能样理解,谈谈你的感想。前面两个问题属于一般性的问题,较适合中下生,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需要联系自身的经历才能作答,适合于优生。在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以前便先去把铁打热 一个做教员的人在传授学生知识之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学生渴求知识。”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就抓住学生的心理,创设一个生动愉快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