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心设计导语。“导语”是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教《琥珀》这篇课文时,可这样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琥珀是一种怎么样的东西吗?(接着出示投影片)这是一种黄褐色、美丽透明的,像玉石一样的东西,很珍贵。在这块美丽的琥珀里能清楚地看到一只小苍蝇和一只小蜘蛛。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初它是怎么形成,后来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简单的几句话就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急于想通过阅读,寻求答案。
2、设置悬念。悬念,以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人们心理活动中的一种紧张心理和强烈的想念。悬念有很大的诱惑力,能给人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并逐渐使人的感情达到美的升华,从而激起学习的强烈兴趣。因此,设置悬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教《智烧敌舰》这篇课文时,我先出示一面镜子,让学生说说镜子的用处,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着我就说:“课文中告诉我们镜子还有一个很好的作用,请同学们看一看,再来说一说。”这一句话,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把课文的难点化易了。
3、创设情境。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艺术地展现作品中所描绘的那种意境。要让学生体验这种意境,教师就得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情境教学的特点,可分为形象、情感、环境、角色与理智等类型。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强学生“躬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