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遗传与进化
群体遗传与进化 群体的遗传平衡 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
生物进化 物种的形成
经典遗传学
遗 传 学
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
第一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一、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量度(一)研究对象:孟德尔群体
概念:指有相互交配关系的生物个体所构成的集合体 特征:具有共同的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 部基因)
(二)基因库的描述可用遗传学术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来描述。
基因频率:它是指在一个孟德尔群体中,控制相对性状的等 位基因各自所占的比例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孟德尔群体中,控制相对性状的基 因型各自所占的比例
量度设一对同源染色体某一位点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1及 A2, 由这一对等位基因构成三种不同的基因型群体
例:设有一对基因A1、A2构成的群体,它们的三种基因 型的个体数是:
求A1、A2的基因频率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三种基因 型A1A1、A1A2和A2A2的频率
二、哈德-魏伯格(HardyWeinberg) 定律(一)哈德-魏伯格(HardyWeinberg)定律的提出及 其意义
哈德-魏伯格定律又称群体遗传平衡定律,由 Hardy G.H. 和Weinberg W. 各自在1908年发现这一 定律,它是群体遗传学中最重要的原理,解释了繁 殖如何影响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二)哈德-魏伯格(HardyWeinberg)定 律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假设:在一个无穷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没有 进化的压力(突变、迁移和自然选择等)(即为理想群体) 随机交配(random mating) :指各基因型之间交配的几率和群体中
这些基因型的频率成正比。提供的信息是:两个基因型个体之间交 配的概率等于这两个基因型个体频率的乘积
第二部分:基因频率逐代不变 第三部分:随机交配一代以后,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
(三)哈德-魏伯格(HardyWeinberg)定 律的验证设一群体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和A1及A2的基因频率是:
P1+P2 =1
因此,子代三种基 因型的频率为 子代的基因频率为
于是,子二代三种基因型的频率为
设第一代的基因型频率:P11=0.6, P12=0.4,
P22=0, 则
结果:基因型频率,虽然第二代≠第一代 但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 第三代 = 第二代 而基因频率,则自始至终保持不变。
(四)哈德-魏伯格(HardyWeinberg) 定律的应用由于该定律揭示了在理想群体中,多代的繁殖,基因频率 不会改变,基因型频率也仅在第一代中发生改变;基因型频率 取决于基因频率,因此该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即是对达到平衡 的群体来说,用基因频率可以确定基因型频率.
达到平衡的群体来说,用基因频
率可以确定基 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 若未达到平衡的群体,不可用基因频率确定基因型频率 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例:Hopi村庄,6000人中26例白化人
1若群体达到平衡
2若群体未达到平衡
人类ABO血型的基因频率示例
例:我国某人群中测定了1050人对苯硫脲的尝味能力,其中 410人(TT)有尝味能力、杂合的有500人(Tt)、味盲者有 140人(tt)。 问是否是达到Hardy-weiberg平衡?
第二节 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一、突变
基因突变对于改变群体遗传组成的作用 ①.能提供自然选择的原始材料; ②.会影响群体等位基因频率
若由A1→A2的突变不受其它因素的阻碍,设基因A1的频率在某一世 代是p0 ,则在n代以后,它的频率pn 将是
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