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由两起化工管线事故引起的思考(3)

时间:2025-05-10   来源:未知    
字号:

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论文

伴随经济发展,城市管道建设突发猛进,当管道线路、周边环境等发生变更时,相关单位疏于管理和缺乏实时隐患风险评估是泄漏事故发生诱因。瓜达拉哈拉地下管道数量众多,规划和铺设混乱导致输水管线和压力输油管道接触,金属腐蚀致使管道汽油泄漏,高温天气加热和加速汽油扩散; 青岛东黄管道与排水渠道交叉设计,存在原油泄漏进入暗渠风险,管道规划时处于海水倒灌区域,加速管道腐蚀破裂。运行期间,政府和企业针对管道变更风险未及时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增加管道失效概率。 4.2 泄漏应急处置阶段

泄漏应急处置阶段人员违规操作是导致泄漏事故演化为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这两起事故均是由于施工人员在查找和检修过程中违规操作,使用非防爆设备产生点火源引爆聚集的可燃气体。应急指挥体系协调不畅,应急信息传递受阻加速风险演化过程。青岛东黄管线从2时12分判断管道泄漏至10时15分爆炸发生期间,青岛开发区应急办未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压制、拖延事故信息报告。瓜达拉哈拉事故中政府为安抚群众焦躁情绪,通过公共媒体传播虚假的安全信息。 4.3 爆炸预警预控阶段

目前我国“重救轻防”思想仍占主流,导致在泄漏事故处理过程中缺乏爆炸相关信息的预警和监控。两起事故均忽略泄漏油气在密闭空间形成易燃易爆气体的隐患。东黄管道爆炸发生前未对作业现场和临近管道的可燃气体浓度实时检测,风险研判失误致使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瓜达拉哈拉水务部门已预估爆炸可能性为“100%”,但政府消防和警察部门由于缺乏应急处置经验,害怕承担责任,从而拒绝做出疏散决策。 4.4 爆炸应急处置阶段

爆炸事故发生突然且人员伤亡巨大,因此合理配置和调用应急资源是保障应急体系运行效率和救援效果的关键环节。瓜达拉哈拉事故中原有医疗力量和医疗物资无法满足需求。青岛东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一度受交通拥堵影响,无法进入事故现场开展救援。 4.5 评估与恢复阶段

青岛东黄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务院迅速集结各方力量成立专案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明确事故原因,对于相关人员进行问责。瓜达拉哈拉事故发生后,市长、国家石油公司官员、政府部门官员虽被拘捕但最终被无罪释放,事故处理结果降低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5 事故反思与防范措施

5.1 由事故就设备、管道防腐和安全运行管理进行反思

纵观国内近年来石化行业事故频发不断,究其原因除了我们国家经济高速运行加速了对原油这一特殊能源的需求以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设备维护管理水平跟不上国家级井喷型的加快加大石油进口、开采、运输、以及下游的炼油、化工方面的增长,许多处于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大多出生于70年代或80年代,没有经历过重特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方面的经验,长时间与原油有关的上下游的长治久安,也使得在管理意识上,潜在存在麻痹意识[3]。青岛原有输送管线燃爆的原因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与管道的腐蚀有着直接的关联,已发现的出现两个拳头大小的贯穿性腐蚀孔,导致原油泄漏,轻质组分挥发,进入到城市管网中,任何一处出现火花或静电、碰撞等都可以引发燃爆或闪爆。

而在当时的瓜达拉哈拉市,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更是一家独大,瓜市的市政部门在进行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时,没有及时检修和维护输油管道,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管道防腐措施,造

由两起化工管线事故引起的思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