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传统光学显微镜与近场光学显微镜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祝生祥, ZHU Shengxiang同济大学Pohl固体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92光学仪器OPTICAL INSTRUMENTS2000,22(6)4次
参考文献(6条)
1.G Binning.H Rohrer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1982
2.D Helnzelmann.D W Pohl Scanning near 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1994
3.白春礼 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应用 1992
4.D W Pohl Optical sthetoscopy:image recording with resolution λ/20 1984
5.E Betzig Near-field Optical Scanning Microscopy(NSOM) 1986
6.E Wolf.M Nieto-Vesperinas Analycity of the angular spectrum amplitude of scatteredfields and some of itsconsequences 1985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李宁 用FDTD研究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成像机制 2007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超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由于它不受衍射极限的限制,因此可以对样品表面区域进行各种光学信息成像,并且可实现超高密度光学信息存储,因而在微电子学、光电子学、生命科学、材料化学以及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场光学是伴随着近场光学显微镜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光学分支。它研究物体表面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复杂现象,如光的散射、反射、衍射、吸收和光谱学等。近场光学显微学就是要从探测到的近场光信号中研究样品的表面形貌以及材料特性。由于近场光学成像过程十分复杂,一般很难用解析解求解,只能借助于数值求解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光纤探针的电磁场分布,从而更好地理解光在光纤探针的传播行为以及光从光纤探针传出后其在近场分布。
2.以接收式近场光学显微镜为例,在全反射条件下,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模拟SNOM系统,光纤探针对样品进行等高扫描。计算结果表明:
(1)随着样品-探针间距增大,探针的分辨率减小,耦合进入光纤探针的光强减小,进入光纤探针的光强的改变幅度较大,分辨率的改变相对较小。
(2)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耦合进入光纤探针的光强减小,但光纤探针的分辨率基本不变。
(3)孔径尺寸越大,耦合进入光纤探针的光强减小,分辨率减小;而孔径尺寸越小,耦合进入光纤探针的光强增大,分辨率增大。
(4)镀膜厚度越大,耦合进入光纤探针的光强增大,分辨率增大;而镀膜厚度越小,耦合进入光纤探针的光强减小,分辨率减小。
(5)与镀金膜相比,镀银膜的光纤探针的分辨率要高,耦合进入光纤探针的光强要大,镀银膜的光纤探针可达到更好的探测效果。
由于上述因素对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成像的分辨率和耦合进入光纤探针的光强产生影响,而本文的计算结果对实际制作性能优良的光纤探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期刊论文 杨修文.路素彦.王慧 传统光学显微镜与近场光学显微镜之比较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3)
近场光学显微镜是利用探针的扫描来获得样品表面信息的.传统光学显微镜与近场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的物理本质和两种显微镜系统结构各有异同.
3.学位论文 尹彦 低温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1999
近场光学显微镜由于采用非辐射场探测的方法,能够获得超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极高的光学分辨率.它使作者将光学技术的应用和光学性质的研究拓展到纳米尺度.近场光学显微镜与低温及光谱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低温近场光谱为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有力的研究手段.作者研制的低温超声共振式近场光学显微镜是一种新型的低温近场光学显微镜,它采用切变力(shear force)作针尖与样品之间距离控制.这是一种非光学的检测调控方法 ,非常有利于做近场光谱的工作.体系工作于液氮温区,目前作者已经获得常温下的表面形貌和近场光学图像,并初步进行了低温下的调试,获得了一些低温原子力图像.为进一步开展低温近场光学和光谱学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期刊论文 沈玉民.朱星.SHEN Yu-Min.ZHU Xing 近场光学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 -物理200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