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思想史
A卷
一、简述题
1. 儒家思想提倡的管理手段是什么?P13
答:儒家管理手段的基本准则,即“德礼之治”
⑴以道德教化贯穿管理过程的始终,强调道德价值观的精神引导作用,从而控制民众思想和稳定社会秩序。
⑵以"礼“为特征的外在控制方式。礼具有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礼节礼仪的内容,在管理过程中提供了一套规范形式,起着重要的管理功能。它不仅对管理者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对民众而言,还具有正身和自律的作用。
2. 文艺复兴对古典管理思想发展有何影响?P194
答: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对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对工业革命的爆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⑴促使人格得以解放,还人以本来面目;
⑵为资产阶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储备了条件;
⑶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伟大成果是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3.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P218
答:⑴美国的工业化初期造成的劳资矛盾激化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⑵经济危机的出现引发了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猛增。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来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矛盾。
⑶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既为美国提供了劳动力,又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劳动力培养成适应工业生产需要的熟练工人。
⑷工业革命以来管理思想的积累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4. 简述法约尔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P230
答:主要贡献是创建了一般管理理论
1)6种经营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2)5项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14项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务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5. 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P269
答:①X理论:1)管理者关心的是工作效率和完成任务
2)管理者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监督
3)管理者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下属服从
4)不考虑感情上和道义上对人的尊重
5)强调严密的组织、规则、制度
6)用金钱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
②Y理论:1)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使人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
2)管理者不是指挥者、调节者或监督者,而是辅助者、支持者、帮助者
3)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做出成绩,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
4)给与更多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参与管理和决策
6. 简述企业再造运动与传统管理模式有何区别。P381
答:1)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变成信息过程的增值模式,即衡量一个企业的有效性的主要标志——一个信息输入企业后,进过加工,再输出,形成一个企业的价值的增值过程。
2)企业再造不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的渐进式改造,而是强调从根本上着手。建立在信息网络遍布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基础上,企业的内部职工可得到与自己有关的任何信息。大大减少信息流动所带来的时间损失,不仅提高效率,精简人员,还使每个员工都对企业的全局有一个全面了解,是企业出现崭新局面。
二、论述题
1. 论述管理思想发展的大致阶段及其特征。P421+前面
答:①第一阶段,早期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前。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这场革命使以手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向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过渡。
②第二阶段,古典管理思想。19世纪末-1930年。主要由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构成。为资本主义解决劳资关系,生产效率,这会组织等提供了管理思想的知道和科学理论方法,并为管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第三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60年代,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代表人物:梅尔,主持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是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奠基人。
④第四阶段,现代管理思想。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时期管理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一系列管理学拍,每一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局面,被形象的称作“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思想发展大多互相影响,补充,很少全部弃旧立新,我们应该采取分析和扬弃的态度。
2. 论述东方管理思想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P433-434
答:①从大处说,提倡“以德为先”思想与“以德治国”方略内在统一;从小处看,倡导“和为贵”、“人为为人”思想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家庭、社会的稳定。
②我国治国方略贯彻东方管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满足人民物质,精神需求更高层次的社会。而“以德为先”思想,与党中央确立的“以德治国”是内在统一的。
首先体现在华商管理。其次,随着企业知识密集程度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趋势,“人为”管理更重要。
…… 此处隐藏:68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