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全程复习】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略 3.2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课

时间:2025-05-16   来源:未知    
字号:

《全程复习》2014届高考物理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第一轮)课时

提能演练(含详细解析)3.2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9分,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5分,共72分) 1.(2012·汕头模拟)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 A.7 m/s

B.14 m/s

C.10 m/s

D.20 m/s

2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与车厢的竖直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该车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时,物块恰好沿车厢后壁匀速下滑,则车的加速度为( ) A.g

B.μg

C.

g

D.

1 g 2

3.如图所示,圆柱形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aO、bO、cO,其下端都固定于底部圆心O,而上端则搁在仓库侧壁上,三块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30°、45°、60°.若有三个小孩同时从a、b、c处开始下滑(忽略阻力),则( ) A.a处小孩最后到O点 C.c处小孩最先到O点

B.b处小孩最后到O点 D.a、c处小孩同时到O点

4.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v0=1 m/s 的速度运动,现将一质量m=0.5kg的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放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两端水平距离x=2.5 m,则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经历的时间为( )

C.3 s

B.1)s

D.5 s

5.(2012·银川模拟)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

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

m1g

tan kmg

C.伸长量为1

ktan

A.伸长量为

B.压缩量为

m1g

tan k

mg

D.压缩量为1

ktan

6.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较近,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

7.(2012·衡阳模拟)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ma B.(M+m)g+ma C.(M+m)g D.(M-m)g

8.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m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9.(2012·黄浦区模拟)(12分)某同学用位移传感器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情况,装置如图(a).已知斜面倾角θ=37°.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绘得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然后又下滑回到出发处过程中的x -t图线如图(b)所示.

图中曲线左

侧起始端的坐标为(0,1.4),曲线最低点的坐标为(0.5,0.4).重力加速度g取10 m/s.sin37°=0.6,cos37°=0.8.求

:

2

(1)木块上滑时的初速度v0和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1;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木块滑回出发点时的速度v.

10.(16分)如图所示为上、下两端相距 L=5 m、倾角α=30°、始终以v=3 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传送带始终绷紧).将一物体放在传送带的上端由静止释放滑下,经过t=2 s到达下端,重力加速度g取10 m/s,求: (1)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如果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率至少多大时,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a=μg,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v0=2ax,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

2

2

v0 s 14 m/s,因此B正确.

2.【解析】选C.设物块与车厢后壁间的弹力大小为FN,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a,竖直方向mg-μFN=0,两式联立解得:a

g

,故选项C正确.

3.【解析】选D.三块滑板与圆柱形仓库构成的斜面底边长度均为圆柱形仓库的底面半径,则

R14R

gt2sin ,t2 ,当θ=45°时,t最小,当θ=30°和60°时,sin2θ的值相同

,cos 2gsin2

故只有D正确.

【总结提升】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两种方法 1.合成法

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就是加速度的 …… 此处隐藏:204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全程复习】2014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略 3.2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