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 ),而在于描述( ),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性发生的事。
^^已经发生的事 可能发生的事
2.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文学类型呈现不同的结构形态:古代,文学类型初步形成;近代,文学类型充分发展;现代,文学类型( )。
^^多向演变
3.文本层次的理论依据来源于中国古代《 》中提出的言、象、意。 ^^周易 系辞
4.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 )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虚构
5.关于风格,法国学者布洛提出了“( )”的观点。
^^风格即人
6.( )在文化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文学传播
7.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的( )致力于阅读现象学研究,关注本文与读者之间的具体作用,关注“隐含的读者”和“本文的召唤结构”
^^伊瑟尔
8.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 )”,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伽登的“填补不定点”.伽达默尔的“( )”等相近的见解。
^^兴味 对话
9.情感把握作为文学价值的把握,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主体性“裁判”,这种“裁判”体现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 )和( ),惟其如此,文学作品才能感动人,产生理想的审美和社会效应。
^^诚挚性 高尚性
10.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和( )。
^^暗示性 朦胧性
11.文学作品的文本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在“象外之象”中主要涉及了多层审美结构中的( )层和( )层。
^^文学形象 文学意蕴
12.黑格尔说:“法国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这句名言出自18世纪法国学者( )。刘勰把风格分成( ),每组一正一反。
^^布封 四对八体
13.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常常呈现出( )与( )两种情况。
^^顺向相应 逆向受挫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多的现实主义大师”这一著名评论的提出者是:( )
A、恩格斯 B、马克思 C、列宁 D、别林斯基
^^A
2.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遍及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是:( )
A、自然主义 B .批判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浪漫主义
^^D
3.戏剧文学要求集中性,这是因为:( )
A、只有人物的对话和独白 B、观众(读者)的精力有限
C、受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 D、要调动观众(读者)的想象.联想
^^C
4.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是与( )。
A、“自动化”相一致的 B、“自我化”相一致的
C、“自动化”相对立的 D、“大众化”相一致的
^^C
5.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是( )。
A、是否能塑造人物形象 B、是否能唤起读者的美感
C、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D、是否具有可视可读性
^^B
6.“情景相融而莫分也”出自( )。
A、王夫之的《唐诗评选》 B、范晞文的《对床夜话》
C、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D、刘勰的《文心雕龙·隐秀》
^^B
7.从读者鉴赏的角度看,风格是( )。
A、读者想象出的一个格调 B、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C、读者赋予的一个格调 D、读者创造出的一个格调
^^B
8.电子传播主要是一种( )。
A、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 B、非直接的单项信息传播
C、面对面的直接传播 D、文字符号的非直接性传播
^^A
9.读者的期待视野:( )
A、只能使作品增值,不能使作品贬值 B、只能使作品贬值,不能使作品增值
C、既不使作品增值,也不使作品贬值 D、既可使作品增值,也使作品贬值
^^D
10.在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的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通常被称为( )
A、体验 B、共鸣 C、玩味 D、升华
^^B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计20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浪漫主义文学是作家理想的表现,不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因而是一种空想或幻想。( ) ^^错
2.文学作品只要有了自己的特点就有了风格。( )
^^错
3.在当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学走向市场,文学出现商品化倾向,从而使高雅艺术萎缩,优秀作品太少,导致文学创作水准下降。( )
^^错
4.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仅表现在其文学形象的生动性、丰富性和真实性等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期待遇挫,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交替出现的精神活动中。( )
^^对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计16分)
1.文学的时代风格
^^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优秀作品中的表现。
2.文学传播
^^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 …… 此处隐藏:154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