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比重

时间:2025-05-12   来源:未知    
字号:

统计研究

22

StatisticalResearch

2001年第3期No.3

2001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比重

彭志龙

ABSTRACT

Inthispaper,theauthorusedaseriesofdatatoanalysethechangeintheproportionofChina stertiaryindustry,thenexploredthereasonforthelowproportionofthetertiaryindus-tryandmeasuresagainstthisstatus.

关键词:第三产业;结构;国际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偏低,与经济快速增长形成较大反差,这种状况受到国内外有关部门和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定量分析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与相近发展水平国家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从体制、政策、统计多方面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逐步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比重的建议。

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

产业间的分布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转移。社会资本分布的重心也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和资本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相适应,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对比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表1列示了中低收入阶段(人均收入300美元至1000美元)三次产业比重的一般变化,三种模式的测算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收

实证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统计项目推荐的标准,如1~4人、5~9人、10~19人等。

(五)所有制类型:个人所有、住户所有、与其他住户的经营合作关系。

(六)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独立生产者、与其他企业签订承包合同的生产者。

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决议提出,各国在非正规部门调查的设计和实施中,应努力增加调查的回答率,取得尽可能精确的数据。(责任编辑:许亦频)

一、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及国际比较

1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动的一般规律

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ILO。ILO将根据各国非正规部门调查和住户经济活动调查的设计、实施方面的进展,在国际劳工统计大会上作出评估,制定有关的技术指南手册,必要时对概念和技术问题作进一步修订。

作者简介:叶世芳,女,现任职于国家统计局设计管理司。

彭志龙: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比重

23

(%)

赛钱模式

人均GDP(1980年美元)30039 428 232 4

50031 733 434 6

100022 839 237 8

表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库兹涅茨模式人均GDP(1958年美元)300

50019 442 538 1

100010 948 440 7

钱埃西模式人均GDP(1964年美元)30030 423 146 5

60021 829 049 2

100018 631 450 0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6 536 936 6

注:钱埃西模式为钱纳里、埃尔金顿和西姆斯模式;赛钱模式为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

表2

1980年

美国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英国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日本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

3 741 954 4

2 5256 3

2 242 655 2

1 935 063 1

2 533 464 1

2 028 169 91990年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

1998年

1 926 172 0

1 726 172 2

1 826 671 6

1 626 971 5

1 826 871 4

2 027 071 0

1 931 866 3

1 831 466 8

1 831 666 6

1 931 766 4

1 831 566 7

2 031 067 0

2 340 457 4

2 139 258 7

2 138 359 6

1 938 259 9

1 937 960 2

资料来源: 国际统计年鉴 1999 。

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进一步看高收入阶段,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1980年,

美国人均GNP为12850美元,英国为8580美元,日本为10390美元),其产业变化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也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见表2)。

2 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及其构成

反映一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常用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由于各国货币单位的差异,为进行国际比较,需要把不同国家的货币单位换算成统一的货币单位。本文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GNP为主,结合

平均汇率法的计算结果,选择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表3列示了所选国家及人均GNP水平)。

表3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国家及人均GNP水平

1997年按三年平均汇率法计算的人均

GNP(美元)

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罗马尼亚乌克兰

7501110120080014101040

1997年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人均GNP(国际元)

322033903670246042702170

24

表4

所选国家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及其变化

1980年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罗马尼亚乌克兰平均水平

343643303034 6

1998年415252484848 2

统计研究

(%)

商业和运输邮电业增加值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 9%和20 1%。经过20年来的发展,这种局面得到显著改善。在数量上,199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2 9%,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10多个百分点。在内容上,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产业不断改进,商业饮食服务业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物资流通开始变革物流形式,与新型业态相配套的物流中心、商品配送中心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缓 …… 此处隐藏:556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比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