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研究
从现代文学看民国时期的瘟疫
张堂会
摘 要:民国时期瘟疫频仍,经常爆发天花、霍乱、鼠疫、疟疾等重大疫情,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由于民智低下以及医学卫生条件的不发达等原因,许多人只能听天由命,出现求神驱鬼等消极迷信的思想。现代文学真实地展现了疫灾之下迷信之风盛行,产生了招魂、求神、躲病等形形色色的迷信救治现象。
关键词: 现代文学;自然灾害;瘟疫;迷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开展疫情的预防与治疗,基本上遏制了重大疫情的发生,以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瘟疫的历史很茫然,不知道瘟疫为何物,感觉它离我们很遥远。然而2003年一场来势凶猛的SARS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瘟疫的威力,原来它就隐藏在我们身边,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其实瘟疫曾给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太多的伤痛,对瘟疫一直是严阵以待,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记忆。一些习俗和信仰之中就遗存着有关瘟疫的鲜活记忆,比如傩舞就是古人驱除疫病的一种巫术仪式,《礼记》中有“傩,人所以逐疫鬼也”的记载。《吕氏春秋·季冬纪》有“腊岁前—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的说法,《墨子·尚同》则曰:“天之有疾病褐祟,必斋戒休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则天能除之。”王安石的诗句“爆竹一声旧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反映了人们正月饮屠苏酒驱逐瘟疫的习俗。《干金要方》卷九“辟温”说:“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屠苏酒方。”我们熟悉的《水浒传》也是以瘟疫开头的,写仁宗皇帝请张天师祈神驱除瘟疫,发生洪太尉误走妖魔之事,引出梁山好汉的故事。
一、现代文学关于民国时期瘟疫的书写
在距离我们并不太遥远的民国时期,瘟疫还是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的一类自然灾害。民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恶劣,加之医学技术水平不发达,政府在医疗卫生上的投入又极为有限,人民的卫生意识十分淡薄,极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疫情。根据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一书有关资料的统计,从1912—1949年的三十八年期间,死亡人数超过万人的巨大灾害就有75次,其中疫灾19次,占重大自然灾害的25%,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重大疫情发生。特别是1932年有一次以霍乱为主的全国性大疫灾死亡估计近40-50万人,波及范围最广,死亡人数最多。[1](p.280)疫情发生后,国民政府抗灾、救灾的能力也极为薄弱。1906年,中央才有卫生行政机构;到了1934年,全国共有医师7881人,药师380人;[2]( p.1296) 1947年,全国也只有16所省级传染病院。[3]( pp.1851-1854)
现代文学研究
因此,疫情发生后,民众多用驱疫避鬼的迷信方式来救灾。比如在1932年的大霍乱中,在天津地区,“一般无知愚民,遂竞相传说,一则谓‘瘟疫下界’,再则谓‘闹白莲教’,愚民之感觉恐慌者颇众。各地民众多悬挂旧历新年所贴‘吊旗’,据云可以禳免杂灾,日前更有小报大登特登,谓‘白莲教将出世,凡某家门上抹有血迹者,数日内必致死亡净尽,其预防方法,为用红棉纸将灶口封闭,可以免灾。’”[4]在包头地区,“惟人们迷信颇深,认为疫疠之来,冥冥之中必有鬼神主持其间,故日来大打其所谓善会,邀集喇嘛僧道,聚而捧经,间杂以乐器,其热烈不下民六绥远省鼠疫最烈时之情况。”[5]现代文学对此没有漠然视之,对天花、疟疾、霍乱、鼠疫等疫灾下的迷信疗法作了生动形象的反映。
方光焘的小说《疟疾》讲述了一个30来岁的农村妇女患了疟疾已经十几天了,可是她却不请医生来看病,在家里苦苦地挨着,一方面是不相信请医服药的科学治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不愿多花钱。这时,另一个妇女吴妈就告诉她一个方法,“我的阿狗去年也是生了一个多月的寒热病,后来我带他逃到他姊丈家里才躲脱了。”她听信了吴妈的建议,忍痛离别自己的幼子,回娘家去“避避”,以为这样就可以把病躲掉了。可是,等她到了娘家以后,她还是觉得渐渐怕冷起来,后来身上越来越感觉冷,身子渐渐的发起抖来,她才明白自己的病并没有被躲掉,疟疾还是照样发作了。她后悔自己空逃出来,反累得自己的孩子在家哭闹。后来发起热来,昏昏沉沉的讲了许多呓语。听到别人家的门响,便以为是自己的孩子来了,催促侄女去开门。侄女告诉她不是自家门响时,她便发怒说“我死都死了,难道你不许我和儿子见一面么?”听到隔壁小孩哭声便骂侄女说:“我的阿六,哭到那个样子,你们还不替我抱来么?你们不要那样忍心,快替我抱来我要给乳他吃。”她的嫂子只好托人雇了一顶轿子把她送回家了。小说生动形象地给我们描绘了疟疾病人的特征以及当地“避病”的习俗。疟疾在民间又称打摆子、发疟子、发寒热,它是一种由疟原虫经由蚊子作为传播媒介而引起的传染病。疟疾开始发作时,病人会突然感到畏寒,四肢发抖,发烧达到40℃或更高,可能会伴有谵妄、惊厥等症状,高烧后全身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至正常,病情就会自明显好转。这些症状我们都可以从小说中这个妇女身上体现出来,特别是她生病后惊恐、担忧、孤独的心理刻画得非常细腻,她对儿 …… 此处隐藏:735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