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16~119
GuizhouAgriculturalSciences
[文章编号]1001 3601(2009)09—0621—0116—04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
曾玲玲1,崔秀辉1,李清泉1,刘峰1,王成1,王俊强1,张成亮2,季生栋1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1;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成果产业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为使相关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有良好前景的微生物肥料,对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生物肥料的主要类型、资源及其应用效果,探讨了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发展概况;应用效果;作用机理[中图分类号]¥144[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Progress
On
MicrobiaIFert川zer
Chen91,
ZENGLing-lin91,CUIXiu-huil,LIQing-quanl,LIU
Fen91,WANG
WANGJun—qian91,ZHANGCheng—lian92,JISheng—don91
(1-QiqiharBranchAcademy,Heilongjia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Qiqihar,Heilongjiang161041;
2.AchievementDepartment01"HeilongjiangAcademy01"AgriculturalSciences,Haerbin,Heilongjiang150086,
China)
Abstract:Thepaperelaboratesthedevelopmentsituationofmicrobialfertilizerathomeandabroad,introducesthemaintypes,resourcesandapplicationeffect,discussestheactionmechanismofmicrobialfertilizerandforecaststhedevelopmentprospectofmicrobialfertilizer.
Keywords:microbe;fertilizer;developmentsituation;applicationeffect;actionmechanism
近百年来,化肥的施用对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长期过分依赖于化学肥料和农药,造成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农田有机质不足,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农作物品质降低,食品和地下水等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随着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的兴起和发展,微生物肥料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由于其具有可以消减因大量使用化学肥料而引起的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弊端等优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L2.引。目前,微生物肥料逐步成为我国国家生态示范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等肥料的主力军[‘],同时其具有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以及生态效应,有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为此,较全面地对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应用效果、作用机理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和应用有良好前景的微生物肥料。
1
1.1
前,国际上已有70余个国家生产、应用和推广微生物肥料。1888年荷兰学者Beijerlinck第1次获得了根瘤菌的纯培养。1895年法国学者Noble第1次研制并在欧美推广纯培养的根瘤菌制剂“Nitra-gin”专利产品。自身固氮菌是荷兰学者别依林克于1901年首先从运河水中发现并分离出来的,其种类很多,有圆褐固氮菌、贝氏固氮菌等。1935年,前苏联学者蒙基娜从土壤中分离出一种解磷巨大芽孢杆菌。1962年,Kobus发现,解磷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受土壤物理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壤类型、耕作方式和措施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巴西学者在俯仰马唐、雀稗等禾本科草类的根部发现一类与其联合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如固氮螺菌等曾在世界上引起轰动。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筛选出了高效溶解无机磷的青霉菌。1988年,PhimBios公司用此菌株生产的微生物肥料JumStart,产品遍及加拿大西部草原,通过10年的示范与应用表明,近10种作物平均增产6%~9%。目前,关于复合菌根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如美国的“生物一号”接种剂,日本的“EM”等都是由若干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肥料[7]。
1.2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
国外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微生物学者在固氮菌、磷细菌和钾细菌的研究上卓有成效。在1972年国际农业组织 …… 此处隐藏:752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