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二版叶见曙主编)1~3章大部分课后习题答案,计算题只是写了简单的计算过程和思路,仅供读者参考!后面章节的答案将陆续上传,希望大家给予宝贵的意见~~
屈服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也同时达到其极限压应 cu变而破坏,此时受压区高度为xb bh0, b被称为相对界限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②作用:在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中通常用 b 截面的破坏类型,是始筋破坏还是少筋破坏。
③相关因素:受拉区钢筋的抗拉强度值fsd;受拉区钢筋的弹性模量Es;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cu以及无量纲参数 有关。
3-16
解:基本公式法:
查附表可得fcd 11.5MPa,ftd 1.23MPa,fsd 280MPa, b 0.56, 0 1.0,则弯矩计算值M 0Md 1.0 145 145kN m。
采用绑扎钢筋骨架,按一层钢筋布置,假设as 40mm,则有效高度xb来作为界限条件,来判断hh0 h as 500 40 460mm。
(1)求受压区高度x
有公式3-14得:1 145 10 11.5 200x(460 ) 6x
2
115x2 105800x 14500000 0
x1 167.6mm bh0 0.56 460 258,x2 752.4mm(舍)
(2)求所需钢筋数As
As fcdbx11.5 200 167.6 1377mm2 fsd280
22钢筋布置可选4φ22(As 1520mm)或者2φ22+2φ20(As 1388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 30mm d 22mm,且满足附表要求 as 30 25.1 42.6mm,取45mm 2
最小配筋率计算:45(ftd/fsd) 45(1.23/280) 0.2,所以配筋率不应小于0.2%,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