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时间:2025-07-14   来源:未知    
字号: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自然 灾害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

难点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灾情的 作用及其原因。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 稳定程度1.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增加修建水库 稳定局部水循环 减轻旱涝灾 害发生

人类建设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良性循环

增加环境 的稳定性 稳定局部 地区的岩、 土层

减少灾害发生 频率

植树造林、 水土保持

减少滑坡、泥 石流的发生

人类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使生态系 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植树造林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 而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的变化 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 河流水量,起到调节径流年内分配的作用,从而 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可 能和强度。

智利与伊朗地震的比较地点 时间 震级 危害 措施

智利伊朗

1985年

7.8

150人死亡一万多人

采用现代抗震技术习惯修建厚墙泥砖房

1962年

7.6

想一想

智利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

2.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过量开采地 下水 人类超强度地 开发利用自然 资源、破坏生 态环境 破坏森林和 草场植被 海水入侵, 地表沉降, 地面塌陷 诱发地震和 塌方

环境恶化

环境更 不稳定

自然灾害频发

水土流 失、风 蚀沙化

洪水和尘暴 加剧

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 环境,就会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 灾害频发。

“掠夺式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 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一系列地质灾害 现象。

新桂网-南国今报柳江讯(记者黎静)柳 江县基隆村基隆中屯86号屋前供人行走的小道, 6月8日晚突然塌陷,大坑将两名儿童陷入其中。 经抢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该处地面、房屋 外墙都不同程度出现裂痕。昨日,经柳州市地 质专家“会诊”,初步认定是由于柳江县基隆 水厂新开挖的抽水井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 面塌陷。 ——2005年06月10日

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影响人自身的易损害程度(1)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

灾害中人 员伤亡是最重 要的,是衡量 灾情大小的重 要标准。

(2) 影响因素:灾前防范意识、灾 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

九湾小学举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想一想阅读课本中的案例1,想一想北海道强 震人

员伤亡少的原因。 提示

结论:人 (1)政府对地震高度重视; 们本身的灾前 (2)国民有较强的防震意识: 防范意识、灾 ①住户清楚防灾紧急通道; 中的应急措施、 ②易倒易碎品合理放置; 灾后的自救互 ③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 救行为,影响 到人自身的易 ④每年举行抗震大演习; 损程度。 (3)加固公共设施。

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