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1、背景:
(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过渡,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 界的狂潮
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概况比较 日本 中国政 明治维新后,确立资 腐朽没落的封建 治 本主义提君主立宪制 统治 经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自然经济占主导 济
地位 地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 地大物博,市场 矛 广阔 缘 盾 军 扩军备战,积极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 上增强了军事实力 事 准备对外扩张
起来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1)世界形势: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 断资本主义过渡。
亚 洲
(2)日本:为 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出台“大陆 政策”,侵华野 心蓄谋已久。 日本“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日本乃万国 世界 之本”,“开 拓万里之波 涛” ,“布 中 满国威于四方”。 朝 台 日本 湾 国 蒙 鲜 —明治天皇 《御笔信》
满蒙 中国台湾 朝鲜 日 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材料1:19世纪末,对于日本 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 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3)欧美列强: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 默许或支持日本 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侵略。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 (4)清政府: 新的侵略权益;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寄希望于各国 的“调停”, 不认真备战。 腐败懦弱
材料1反映了西方列 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持 什么态度?
材料2: 1894 (1894---1895年) 年3月,日本外相 1、背景: 陆奥宗光密令驻 (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 朝公使:“促成中 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日冲突,实为当 (2)日本:出台“大陆政 前之急务,为实 根本原因 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行此事,可采取 任何手段. ” (3)欧美列强:默许或 支持日本侵略。 材料2中,日本所 (4)清政府:腐败懦弱 需要“中日冲突” (5)导火线:1894年朝 是怎样实现的? 鲜东学党起义
一、甲午中日战争
2、经过:
黄海决战 辽东之战
平壤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丰岛海战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3 .结果:战败,被迫 内因:统治腐朽, 签订《马关条约》。 制度落后(根);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 明治天皇:以 策;未能充分动员 慈禧:哪管 饿肚皮的精神, 民众; 国家兴亡 , 一天只吃一餐 生日非过不 饭,鼓动着他 可。“万寿 的臣民为战舰 外因:日本蓄谋已 无疆 普天 捐出口袋里的 久,且制度先进; 同庆;三军败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最后一个铜板。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 绩
割地求 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支持。 和。”
《马关条约》的签订
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 的危机?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⑴危害:空前严重。 危 害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 割三地 分中国的野心 内 容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直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 设工厂 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三国干涉还辽
①原因:《马关条 约》的签订,损害 了俄、德、法三国 在华利益。 ②实质:帝国主义 在华利益之争。
辽东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 (2)俄国为什么要“干涉还 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辽”?是不是在帮助中国?
(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 日本 个国家?
4、影响: ◆对中国:
①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 深,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 觉醒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
4、影响:
◆对日本:
①获得巨大政 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和 国力的增强;③刺激了日本 军国主义思想 ◆对远东:列强在远东矛盾 加剧,争夺为主。 的膨胀。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根本原 因:帝国 主义侵略 加剧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直接原 因:教会势 力活动猖獗 ,人民群众 反洋教斗争 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