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作者:
-----------------------日期:
南京财经大学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考试科目: 413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会计学
考试时间: 2007年1月21日下午14:00-17:00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60分)
一、名词解释(2×5分=10分)
1、机会成本
2、科斯定理
二、简答题(2×10分=20分)
1、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2、政府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反垄断政策?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设某厂商的总产量函数为321572L L L TP -+=。求:
(1)当7=L 时,边际产量MP 是多少?
(2)L 的投入量是多大时,边际产量MP 开始递减?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如何解释公共物品生产的市场失灵?
第二部分 会计学部分(共90分)
一、名词解释(共3题,每题4分,共12分)
1、会计道德规范
2、复式记账法
3、正常标准成本
二、业务题(共2 题,每题 20 分,共计 40分)
1、某企业20×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化格式)如下表;
该企业本年销售收入为1 500万元,销售成本为735万元,20×5年净利润为150万元。
资产负债表
20×5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下列指标;
(1)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3)资产负债率;
(4)存货周转率;
(5)应收账款周转率;
(6)流动资产周转率;
(7)销售净利率;
2、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产品,现拟利用现有设备生产乙产品或丙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如果该企业生产乙产品,则甲产品需减产40%,且表中显示需增加专属成本18 000元;如果生产丙产品,则甲产品需减产45%,且需增加专属成本3 000元。
要求:据此做出生产哪种新产品较为有利的决策分析。
三、论述题(共1 题,每题 20 分,共计 20 分)
如何理解会计管理目标?
四、案例分析题(共1 题,每题 18 分,共计 18 分)
A公司为国家控股股份公司。20×5年1月以每股4元的发行价格向社会公众发行了面值为2元的普通股1 500万股。该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总金额为1 500万股×(4-2)元/股=3 000万元,因而在账面上记录资本公积金增加3 000万元。对于发行股票手续费150万元则列支在财务费用账户中,其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1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000
试分析:
(1)该公司对于因溢价发行股票而在账面上记录增加资本公积金3 000万元的处理是否得当?为什么?
(2)何谓费用?该公司对于发行股票手续费的账务处理是否得当?说明其后果。
(3)财政部门责令该公司调整,请做出对于发行股票手续费进行调整的账务处理。
南 京 财 经 大 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考试科目: 813会计学综合
适用专业: 会计学
考试时间: 2008年1月20日下午 2:00—5:00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60分)
一、名词解释(2×5分=10分)
1、纳什均衡
2、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简答题(2×10分=20分)
1、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2、为什么说垄断也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假设某边际成本函数是100832+-=Q Q MC ,若生产5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试画图说明吉芬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第二部分会计学部分(共90分)
五、名词解释(共3题,每题4分,共计12分)
1、所有者权益
2、试算平衡
3、CVP分析
六、业务题(共2 题,共计 40分)
1、(本小题 22 分)枫桥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2007年4月1日,购入M公司发行面值共为40 000元的1年期债券,年利率4%,另付手续费、佣金等现金200元。
(2) 2007年7月1日,购入N公司股票25 000股,每股8元(包含该公司已宣告分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另付手续费现金625元。
(3)2007年4月1日,购入M公司发行面值共为40 000元的1年期债券,(年利率4%),到期通过银行收到本金和利息。
(4)到期日通过银行收到购入N公司股票25 000股发放的现金股利12 500元。
(5)购入材料一批60 000元,增值税率17%,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
已开出转帐支票通过银行支付。
(6)购入材料一批,材料到达并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按合同价暂估80 000元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上笔暂估入账。
(7)2007年4月末,按材料领用部门和用途,以实际成本编制“材料发出汇总表”如下:材料发出汇总表
2007年4月
据此结转其材料发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