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抗体药物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10)

时间:2025-07-09   来源:未知    
字号:

. .

随着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有些实验室开始了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用抗体库技术直接制备人源抗体,例如利用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病人外周血细胞制备噬菌体抗体库,用特定抗原进行筛选,获得抗乙肝表面抗原、甲肝病毒的人源抗体。抗体库技术也被用于抗体性能改良。例如:用链替换(Chain Shuf fling)方法,以亲本抗体的一条链(轻链)与另一条链(重链)的文库组合,构建抗体库,筛选高亲和力的克隆,再固定重链,用同样方法选择具有高亲和力的轻链。一些特异性好,有应用前景的鼠抗体,利用抗原表位定向选择(epitope guided selection, EGS)方法,以鼠单抗可变区为模板,经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抗原导向,筛选能够模拟鼠单抗可变区,结合相同抗原决定簇的人抗体,经这一方法获得人源抗体。国内也有实验室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下,将鼠抗体表面氨基酸残基“人源化”,主要将鼠Fv段表面暴露的骨架区残基中与人Fv不同者改为人源性,使Fv的表面人源化,但仍保留其与抗原结合的特性。

目前,我国已批准的诊断性单抗有31个,已有7个治疗性单抗产品获准在我国上市应用。其中5个为国外进口产品。分别是:鼠源性抗人T淋巴细胞CD3单抗——莫罗莫那-CD3 (Muromonab-CD3),是最早从国外引进的单抗,用于抑制排斥反应。罗氏(Roche)公司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Rituximab),用于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和曲妥珠单抗Herceptin3 (Trastuzumab),用于治疗乳腺癌。诺华制药的巴利昔单抗注射液,用于临床各种器官移植的抗排斥治疗,尤其在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3个批准上市的治疗性抗体药物为我国自行开发的单抗。分别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抗肾移植单抗OKT3(注射用鼠源性抗人T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也是最早批准上市的国内自行研制的抗体,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逆转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东莞宏远逸士生物技术药业有限公司的抗人IL-8单克隆抗体乳膏,用于牛皮癣的治疗;上海美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碘[131I]人鼠嵌合型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注射液(131I-chTNT),用于多种实体瘤,该药物为国家Ⅰ类新药,它的批准上市标志着我国抗体药物的研究已经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现在有7个治疗性产品处在临床研究阶段,包括:济南天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注射用鼠抗人T淋巴细胞CD3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用于抗移植排斥;武汉生物制品所与第四军医大学合作研制的注射用抗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I型),用于出血热的治疗;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

word . .

抗体药物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