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1A实验报告
课程报告
第一组 施政恺
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 1
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1A实验报告
目录
一、课程介绍···························3
二、智能小车系统介绍···················4 小车结构简介·····················4 充电板的简要介绍·················5 电机驱动板的简要原理·············6 控制板的主要原理·················7
三、焊接简介···························9
四、运用软件进行电路板设计············10
五、小组活动情况与感想················11 小组活动情况····················11 感想····························11
六、致谢······························12
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1A实验报告
一、 课程介绍
电控自动小车的制作与调试是《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1]》的实践课题。目的为三人小组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小车组装教程、小车结构部件和零件、空电路板、需要焊接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池等)和工具(焊枪、焊锡等)在实验室中组装出一台以两台马达驱的小车,并且小车具备简单自动控制功能。该小车可以实现前进、后退和转弯的功能,但是由于小车的充电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行进控制电路均是较为复杂的纯电路设计,没有单片机的参与,所以只能实现简单的碰到障碍后自动后退的功能。
本课程是本科培养计划中具有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与技能进行综合实践的基本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该课程先由老师讲授各组件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提供相应电阻、电容、各类芯片及插件后,再由组员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板,最后组装成小车调试运行。该小车作品自带充电板,具有遇到前后障碍自动调整行进方向的功能(前面遇到障碍则倒退,后面遇到障碍则前进)。该作品的制作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工程实践方面的动手能力,即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这对于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设计操作与组装过程中,该课程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激发出了许多处理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作品最后的调试与检测部分则培养了学生的细致与耐心,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十分有启示价值,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课题主要由五个阶段构成:
1.预备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教程的研究;
2.PCB版的焊接;
3.小车的装配;
4.小车的调试;
5.设计报告的撰写。
关键词:工程实践,自动控制小车,焊接电路,创新能力,合作协调
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1A实验报告
二、 智能小车系统介绍
小车结构简介
自动控制小车由金属车身、塑料车轮、带变速箱的直流电机和控制电路板等构成,自动控制小 车为前驱动,有两个直流驱动电机。两个电机分别由控制电路中的左、右部分独立控制。车头和车 尾安装有触碰检测板,每个板上分别有左、右检测开关;该 4 个开关可以在程序中定义为其他功能, 如自动控制小车的启动和停止等。 自动控制小车的电路部分由车头触碰检测板、车尾触碰检测板、充电板、电机驱动板和行进控 制板共 5 个电路模块组成(如下图所示)。各部分电路功能和原理简述如下:
车头触碰检测板:用于检测前进方向的障碍物,设计为 2 个按钮开关;
车尾触碰检测板:用于检测倒退方向的障碍物,设计为 2 个按钮开关;
充电器板:可以给 4 节 1.2V 可充电池充电;
充电器电路的输入电压为直流 12VDC,输出为 6V, 充电电流约为 120mA; 电机驱动板:驱动电机正转(前进)、反转(倒退)或停止;
行进控制板:获取车头/车尾触碰检测开关信号,发控制指令给电机驱动电路,让电机正转(前 进)、反转(倒退)或停止。
充电板的简要介绍
电池使用久了电量下降,电压也会降低,不再是标准的 1.2V/ 每节。这时需要充电,充电会提高电池电压。
本电路通过开关管 Q300 为电池充电。而 R304 、 …… 此处隐藏:418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