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首层楼梯间与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关系
1.封闭楼梯间
《建规》7.4.2条,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高规6.2.2.3条》,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建规》7.4.3.6条,防烟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注意:高规中无扩大防烟前室)
故,方式一为,封闭楼梯间首层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
方式二为,建规的防烟楼梯间,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
《建规》5.3.13.3条,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米处。
《高规》6.2.6条,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条文说明中,允许短距离内经过门厅,但不允许经其他房间再到达室外。因为被穿行的房间门被锁住,无法使人员疏散出去,设计上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故,方式三为,楼梯间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方式四为,符合建规的疏散楼梯间,层数不超过4层时,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米处。(超过4层,则只能为方式一的扩大封闭楼梯间、方式二的扩大防烟前室、方式三的直通室外。)
方式五为,符合高规的疏散楼梯间,可以短距离经过门厅。可以为封闭楼梯间+门厅组合,也可以为防烟楼梯间前室+门厅组合。
结论:
1. 不超过4层的建规建筑,有3种方式,直通室外+扩大封闭楼梯间(扩大防烟前室)+封闭楼梯且小于等于15米
2. 超过4层的建规建筑,有2种方式,直通室外+扩大封闭楼梯间(扩大防烟前室)
3. 高规建筑,有3种方式,直通室外+扩大封闭楼梯间+短距离经过门厅(封闭楼梯间与门厅组合、防烟楼梯间前室与门厅组合)。
4. 特别注意的是,高规建筑不可以采用扩大防烟前室的方式。建规建筑不可以采用短距离经过门厅的方式(封闭楼梯间与门厅组合、防烟楼梯间前室与门厅组合)。此部分均来源于对规范原文的总结,暂未找到原因。
注:另外,增加内容方式——根据2011年江苏省建筑施工图审查技术问题问答,第3.4章、第6条说明,可以采用扩大前室的方式。
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6.2.6条,防烟楼梯间、楼
梯间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如何理解?审图中对条文说明中的“短
距离”如何掌握?
答:防烟楼梯间、楼梯间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通常指直接开向室外或
通过扩大的前室、扩大的封闭楼梯间等通向室外。“短距离”一般指穿
过采取补强措施的门厅、疏散走道等距离,楼梯间在底层应能视觉明了、
标识清晰、便捷、安全到达室外,不得穿越其它功能性空间到达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