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第1章

时间:2025-05-12   来源:未知    
字号:

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刘笃仁韩保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1章传感器的特性第2章热电传感器第3章应变传感器第4章磁敏传感器第5章压电传感器第6章光纤传感器

第7章光栅传感器第8章光电传感器第9章气、湿敏传感器第10章智能传感器第11章传感器应用技术第12章传感器的选择与使用

第1章传感器的特性

1.1传感器的组成及分类 1.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思考题与习题

1.1传感器的组成及分类1.1.1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的作用主要是感受和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有用输出,特别是完成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传感器的组成,并无严格的规定。一般说来,可以把传感器看作由敏感元件(有时又称为预变换器)和变换元件(有时又称为变换器)两部分组成,见图1.1。

传感器非电量敏感元件非电量变换器电量

图1.1传感器的一般组成

1.敏感元件在具体实现非电量到电量间的变换时,并非所有的非电量都能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直接变换为电量,而必须进行预变换,即先将待测的非电量变为易于转换成电量的另一种非电量。这种能完成预变换的器件称之为敏感元件。 2.变换器能将感受到的非电量变换为电量的器件称为变换器。例如,可以将位移量直接变换为电容、电阻及电感的电容变换器、电阻及电感变换器;能直接把温度变换为电势的热电偶变换器。显然,变换器是传感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有一些敏感元件直接就可以输出变换后的电信号,而一些传感器又不包括敏感元件在内,故常常无法将敏感元件与变换器严格加以区别。如果把传感器看作一个二端口网络,则其输入信号主要是被测的物理量(如长度、力)等时,必然还会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干扰信号(如温度、电磁信号)等混入。严格地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能为上述各种输入信号的复杂函数。就传感器设计来说,希望尽可能做到输出信号仅仅是(或分别是)某一被测信号的确定性单值函数,且最好呈线性关系。对使用者来说,则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及相应的电路,保证整个测量设备的输出信号能惟一、正确地反映某一被测量的大小,而对其它干扰信号能加以抑制或对不良影响能设法加以修正。

传感器可以做得很简单,也可以做得很复杂;可以是无源的网络,也可以是有源的系统;可以是带反馈的闭环系统,也可以是不带反馈的开环系统;一般情况下只具有变换的功能,但也可能包含变换后信号的处理及传输电路甚至包括微

处理器CPU。因此,传感器的组成将随不同情况而异。 1.1.2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按如下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1.按输入被测量分类这种方法是根据输入物理量的性质进行分类。表1.1给出了传感器输入的基本被测量和由此派生的其它量。

表1.1传感器输入被测量

2.按工作原理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作为分类依据,见表1.2。

表1.2传感器按工作原理的分类

3.按输出信号形式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不同来进行分类,见表1.3。

表1.3传感器按输出信号形式的分类

1.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1.2.1静态特性 1.线性度人们为了标定和数据处理的方便,总是希望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关系呈线性,并能准确无误地反映被测量的真值,但实际上这往往是不可能的。假设传感器没有迟滞和蠕变效应,其静态特性可用下列多项式来描述:

y a0 a1 x a2 x 2 ... an x n a0 ai x i (1.1)i 1

n

式中: x——输入量; y——输出量; a0——零位输出; a1——传感器的灵敏度,常用k表示; a2,a3,…,an——非线性项的待定常数。式(1.1)即为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该多项式可能有四种情况,如图1.2所示。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第1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