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诚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目前上市公司诚信机制存在的问题
1.上市公司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作为证券市场中最基本的载体,上市公司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制度。上市公司组织机构设置看似很全面,办公室、人事部、销售部等一个都不少,但却很少有企业设立专门进行内部信用管理的部门。
2.信用中介服务市场化程度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介征信服务机构承担着信用的自律、评估、服务、咨询、担保等功能,在弥补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诚信机制法律依据不完善,上市公司信用活动环境较差。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对部分信用行为的债权保护提供了保证,但还不能涵盖全部信用行为,对债务人履行义务的约束不完善且不具有强制性。与此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作为发达市场经济中信用体系基础的信用记录、征信组织和监督制度。我国对企业信用及其他经营行为的记录和监督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海关、质监等不同部门中,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互通互联网络体系,既难以形成完整的信用记录,也无法进行有效监督。没有健全的法制做保障,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上市公司信用制度。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在经济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可能完全一样,因而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一样,内部人所掌握的自身信息总比外部人多。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未必能带来最高的效率。当市场参与者意识到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诈时,尤其是在欺诈活动的收益大于维护信用的成本时,基于“信息优势”的交易主体就可能会利用对方的“信息劣势”而谋取更大的利益,同时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2.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出于利益驱动,失实披露财务信息。由于在现代股份公司中,股东和受托管理公司的经济利益倾向于拉高利润,并往往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证券市场也成为展现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舞台,公司的盈利以及其他利好消息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因此,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且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时间不长,一些成熟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做法也不很成熟,这样制作出来的信息常常不能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
3.违规成本低廉。表现有二:一是被揭露的概率很小;二是即使被揭露出来,处罚的力度也不够大,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围绕着公司会计信息欺诈,涉及到很多单位和人员,增加了查处的难度。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
1.建立诚信教育机制,完善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教育体制建设。加快财务信息披露诚信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教育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强化市场主体和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