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2)

时间:2025-07-09   来源:未知    
字号:

计诚信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会计诚信教育体制建设中,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将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第一重要内容;二是要将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赋予会计人员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格精神;三是要把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教育的重点放在会计诚信信念、诚信文化、诚信制度的教育上。

2.建立信息披露诚信评价机制,促进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建设。信息披露诚信体系在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会计中介服务机构总体来说,信誉不高、市场化程度也很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对会计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建立会计诚信的评价机制,使会计中介服务机构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3.建立信息披露诚信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会计诚信管理建设。企业内部加强信息披露诚信管理,是提高我国市场交易信用程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进行重大决策时,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完善的会计诚信内控机制能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信用依据。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会计诚信管理建设,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现象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

三、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强化

财务信息决策有用原则实际上包含着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在矛盾: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序上看,信息制造者或资产代理人是信息的供给方,因而在给定的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条件下,信息供给的质量或其有效程度,是由资产代理人控制的;而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要求来看,信息需求方有权要求信息供给者提供满意的信息供给,信息需求方有权参与信息披露的质量决定。同时,应当看到的是,这一矛盾实际上是现代委托代理关系内在矛盾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表现形式。

通过提高管理惩罚成本、市场惩罚成本以及违约惩罚成本,对于建立与巩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信息欺诈的三大成本在诚信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来自于信息管理者当局的信息欺诈管理惩罚成本,通常适用于对大规模的、普遍性的和常规性的信息欺诈行为进行治理,但由于这种惩罚机制对于那种偶然的零星的信息欺诈缺乏应变能力。信息欺诈的市场惩罚成本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来自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信息欺诈违约惩罚成本,则可以通过投资者的跟踪、甄别和契约约定,能够对信息披露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投资人的信息需求是上市公司信息的生命和价值体现,离开投资者的需求,上市公司信息充其量只是资产占用者或管理者的一种核算工具或自我监督工具,而不能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经济信息存在。所谓上市公司信息的有用性,其实质是对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全社会信息使用者的经济活动形成同等有效程度的决策支撑。这种同等程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就是保障资产占用者、所有者和其他机构在进行相关决策时,享有“信息均等化”待遇。相反,在存在管理者信息垄断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将呈非均衡分布:信息制造者可凭借其垄断的内部信息(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合理决策,而投资人等外部公众则因无法获得这种内部化的财务信息而盲目决策,甚至进行错误的决策。可见,没有投资人的

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