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分析
5.1经费来源
现代体育的竞技发展水平,已不是仅靠刻苦训练就能粗创造优异成绩,而是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有科学的仪器和训练器材。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课余训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划拨。普通学生训练队伍由于相对比赛任务少,运动员训练补助标准低,各校都将这部分经费纳入体育教研部(体育部)的事业维持费中统一计划。
目前各高校对于通过特招运动员的重点建设的队伍大都拥有自己的专项经 费,经费数额高低不等。一般由体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年度训练竞赛工作的安排情况,向学校申报专项经费金额,由学校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财政状况审批,专款专用。在一些地区、省市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也会根据本地高校运动队建设的整体规划对一些在全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学校运动队划拨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 于运动的基础建设,例如场馆建设等。
缺乏经费是许多高校运动队都面临的困境。据调查,只有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负责人认为足球队的经费“充足”; 有5位负责人认为训练经费“缺乏,认为竞赛及后勤经费缺乏的高校分别为 4 所和 5 所,情况不容乐观。在经费来源情况的调查中,能够得到“ 社会赞助” 的高校仅有北京理工大学,而且其经费来源中含有“与俱乐部合作办队”的内容;而在“ 最主要的经费来源” 一项调查中,所有高校都选择了“学校下拨” ,这充分说明目前我国高 校足球队对学校下拨经费的高度依赖性。 5.2后勤保障条件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运动训练场地条件虽然有所提高,但由于高校开展体育运动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且各校运动场地数量有限,许多学校难以为足球队提供专用的训练场地,符合比赛标准的草皮场地更无法巴证。校内简陋的体育器材难以满足高水平训练的需要,在调查的学校中,尚未有哪所学校采用了辅助训练器材和训练检测仪器,教练们只是凭借经验和师徒互传的方法进行训练。由于没有专业的运动员专业食堂,无法保证训练后的营养补充,教练员不敢轻易超负荷训练。.由于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教练员无法及时捕获训练后的反馈信息,也就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见表5)。
表5 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训练后勤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