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分析
内容 训练场地 训练器材 食宿条件
很好 16.7% 0 0
好 33.3% 16.7% 16.7%
一般 33.3% 66.7% 83.3%
差 16.7% 16.6% 0
很差 0 0 0
结论与建议
1.做好运动员选拔工作,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2.加强合作,体教优势互补
3.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优化教练队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4.重视“学训”矛盾,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5.更新管理,盘活高校竞赛市场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李仕美.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价值目标的重新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
学院学报,2006,22(2):106-109.
[3]刘建平.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24-25.
[4]闫保庆,杨秀城,闫保江.对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师资培养的调查研究.北京体育大
学学报[J].2003.(5):667-668.
[5]刘建国,刘希佳,刘雪岩等.发挥高等院校和竞技体育系统的优势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
人才[J].体育学刊,2004,11(1):124-126.